18.請將下列測量工具所測得的結果填寫在題中的空格內(nèi).
(1)用刻度尺測得物體的長度如圖1,其長度是3.15cm.
(2)用天平測量一個物體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后,砝碼數(shù)和游碼的位置如圖2,物體的質(zhì)量是18.2g.

分析 (1)刻度尺的讀數(shù)方法:起始端從0開始,末端刻度值即為讀數(shù),起始端沒從0開始,最后讀數(shù)應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刻度值;
(2)天平的讀數(shù)方法:天平平衡時砝碼的示數(shù)加上游碼的示數(shù)為物體的質(zhì)量.

解答 解:
(1)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從0開始,末端刻度值為3.15cm,則物體的長度為3.15cm.
(2)天平平衡時的示數(shù)等于砝碼加上游碼的示數(shù),游碼標尺的分度值是0.2g,所以物體的質(zhì)量為10g+5g+3.2g=18.2g.
故答案為:3.15;18.2.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刻度尺和天平的使用,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天平需要在平衡后再讀數(sh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我們知道速度的大小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計算公式為:速度=$\frac{路程}{時間}$,即v=$\frac{s}{t}$.這種定義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義法”.另外物理學中把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叫做加速度(注:單位時間用t表示;速度變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兩次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它的國際單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義可知:
(1)若一個運動物體開始時的速度v0=4m/s,經(jīng)過5s后它的速度變?yōu)関1=9m/s,則這個物體在5s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v=5m/s;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大小a=1m/s2
(2)根據(jù)你閱讀后得到的信息,請你寫出加速度的定義公式a=$\frac{△v}{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對噪聲影響我們的課堂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回答2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攝影師在照相時,發(fā)現(xiàn)有些人沒有進入鏡頭,為了使全體人員都進入鏡頭,應采。ā 。
A.人不動,照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
B.人不動,照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
C.人不動,照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往前伸一些
D.人不動,照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往前伸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人們在不同場合使用手機時需要選擇不同的音量,改變音量時改變了聲音的響度;當你接聽電話時,一般能夠知道對方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這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進行判斷的.減弱噪聲有三個環(huán)節(jié),公路兩旁安裝隔音墻,植樹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做托里拆力實驗時,玻璃管豎直放置,玻璃管內(nèi)有些殘留的空氣,水銀液面靜止時的位置如圖所示,因天氣原因只引起外界大氣壓變大,則( 。
A.管內(nèi)氣體壓強變大
B.管內(nèi)、外水銀液面高度差變大
C.水銀槽底部上表面受到壓強不變
D.管內(nèi)氣壓的變化量小于大氣壓的變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同學在“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的實驗中,他猜想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提供的器材有:彈簧測力計,鐵塊各一個,形態(tài)規(guī)格的燒杯足量,液體密度依次變大的汽油、植物油、水、稀鹽水、濃鹽水適量.
(1)請畫出記錄實驗信息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2)如果某同學實驗中收集到的信息是:鐵塊在密度大的液體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小,那么該同學的探究結論是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3)若鐵塊浸在液體中時,鐵塊的底部不小心碰到燒杯的底部,測得的浮力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準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驗電器甲帶正電荷,驗電器乙?guī)У攘康呢撾姾,用一根銅棒將兩驗電器連接起來,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電荷從甲流向乙
B.驗電器的金屬箔張角變小,最后合攏
C.電流從甲流向乙
D.驗電器工作的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
B.兩個物體只有接觸才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C.物體所受重力的方面始終豎直向下
D.漂在液面上的物體才受浮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