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南匯區(qū)二模)小亭做“測定石塊的密度”實驗,如圖所示是他實驗時的部分?jǐn)?shù)據(jù).小亭設(shè)計的實驗報告如下(部分),請?zhí)顚懺搶嶒瀳蟾嬷锌崭裉幍膬?nèi)容.

        實驗?zāi)康模簻y定石塊的密度.
        實驗原理:
        ρ=
        m
        V
        ρ=
        m
        V

        實驗器材:天平(附砝碼)、量筒、燒杯、石塊、
        細(xì)線
        細(xì)線
        和水等.
        實驗步驟:(1)用天平測量出石塊的質(zhì)量為48.0克.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得水的體積為20毫升.
        (3)將石塊浸沒在量筒內(nèi)的水中,測得石塊的體積為
        16
        16
        厘米3
        (4)根據(jù)公式計算出石塊的密度為
        3×103
        3×103
        千克/米3
        分析:(1)測密度的實驗原理是ρ=
        m
        V
        ;
        (2)實驗器材:需用天平測量質(zhì)量,用量筒和水測量石塊的體積,同時要借用細(xì)線;
        (3)石塊體積等于水和石塊的總體積減水的體積,在讀數(shù)時,注意量筒的分度值;
        (4)根據(jù)公式ρ=
        m
        V
        計算出石塊的密度.
        解答:解:測定石塊的密度實驗原理是ρ=
        m
        V
        ;
        用到的實驗器材除了天平(附砝碼)、量筒、燒杯、石塊、水外,在測定體積時,還要用到細(xì)線;
        (3)由圖知,量筒的分度值為2ml,所以水和石塊的總體積為36ml,因此石塊的體積:
        V=36ml-20ml=16ml=16cm3
        (4)ρ=
        m
        V
        =
        48g
        16cm3
        =3g/cm3=3×103kg/m3
        故答案為:ρ=
        m
        V
        ;細(xì)線;(3)16;3×103kg/m3
        點評:此題是測量固體的密度實驗,考查了實驗原理、器材及量筒的讀數(shù)和密度的計算,考查的很基礎(chǔ).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南匯區(qū)二模)依據(jù)盧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繞核高速旋轉(zhuǎn)的粒子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南匯區(qū)二模)歌手一般會被稱作女高音、男中音等,這里的“高”或“中”是指聲音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南匯區(qū)二模)如圖所示,物體A的重力是100牛,沿豎直方向用力拉繩使物體A勻速上升.若不計摩擦和滑輪本身的重力,則所需拉力F的大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南匯區(qū)二模)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8米的兩點,甲從P點、乙從Q點同時沿直線相向而行,它們運動的s-t圖象如圖(a)、(b)所示,分析圖象可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南匯區(qū)二模)如圖所示,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若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為使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燭焰像,應(yīng)移動燭焰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