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紹興)材料一: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學家科拉頓做了如下實驗:他將一個能反映微小變化的電流表,通過導線與螺旋線圈串聯(lián)成閉合電路,并將螺旋線圈和電流表分別放置在兩個相連的房間,如圖1.他將一個條形磁鐵插入螺旋線圈內,同時跑到另一個房間里,觀察電流表的指針是否偏轉.進行多次實驗,他都沒有發(fā)現(xiàn)電流表指針發(fā)生偏轉.
材料三: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用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里切割磁感線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導體中產生電流,從而實現(xiàn)了剩用磁場獲得電流的愿望.
(1)進行奧斯特實驗時,在靜止的小磁針上方,分別用圖2甲和圖2乙兩種方式放置一根導線.當導線通電時,小磁針發(fā)生明顯偏轉的是
甲
甲
(選填“甲”或“乙”).
(2)科拉頓、法拉第等物理學家相繼進行如材料所說的實驗研究,是基于
磁能產生電
磁能產生電
的科學猜想.
(3)科拉頓的實驗中,
已經
已經
(選填“已經”或“沒有”)滿足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要使他能觀察到電流表指針偏轉,你提出的一種改進方法是
將電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間
將電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