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南海一號”在空氣中的重力:G=mg=4800t×10N/kg=4.8×10
7N,
F
浮=G-G
視=4.8×10
7N-2.8×10
7N=2×10
7N;
(2)知道繩索自由端的拉力,從圖中可得出由4段繩子吊著重物,因此,繩索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4×10m=40m,
在此過程中拉力所做的功為W=FS=8×10
6N×40m=3.2×10
8J;
(3)未露出水面前,總物重為G
視,又因為S=4h,所以,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
=
=87.5%;
(4)在剛露出水面被勻速提升的過程中,船體排開的水的體積在逐漸減少,因此浮力在減。
浮力減小,那么需要提升的物重在增大,要做的有用功在增大,因此機械效率增大.
答:(1)“南海一號”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2×10
7N;
(2)繩索自由端拉力F所做的功為3.2×10
8J;
(3)起吊裝置的滑輪組機械效率是87.5%;
(4)浮力減小,因為排開的水的體積逐漸減。粰C械效率增大,因為物重在增加,有用功在增大.
分析:(1)由題意可知,船所受到的浮力應該是它在空氣中的重力,減去在水中時的視重;
(2)繩索所做的功可通過公式W=Fs求出;
(3)機械效率可以通過公式η=
求出,不過要注意這是求和未出水面前的機械效率;
(4)所受浮力的大小會受到它排開水的體積的影響;而機械效率也會在被提升物重不斷變化的情況下,發(fā)生變化.
點評:在此題中,搞清各個力之間的關系是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浮力的求出是利用了稱重的方法;求拉力所做的功則要注意分析滑輪組的省力情況;求機械效率時一定要搞清力與距離的對應關系;最后分析浮力與機械效率的變化,要結合實際,判斷出在古船出水過程中哪些方面發(fā)生了變化.這要綜合利用所學的知識,才能順利解答此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