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0.騎自行車的人從A地向B地行駛,速度是15km/h,在他行駛到全程的$\frac{1}{5}$處后,以20km/h的速度駛完全程,所用時間比以15km/h的速度駛完全程的時間少10min,求:A、B兩地的距離.

分析 本題的等量關系是時間=路程÷速度,本題的關鍵語是“所用時間比以15km/h的速度駛完全程的時間少10min”.

解答 解:設A、B兩地距離為S,原來所用時間為t,后來用的時間為t′,則t=t′+$\frac{1}{6}$h
設V1=15km/h,V2=20km/h
則t=$\frac{s}{{v}_{1}}$,t′=$\frac{\frac{s}{5}}{{v}_{1}}$+$\frac{\frac{4}{5}s}{{v}_{2}}$
因為:t=t′+$\frac{1}{6}$h,t=$\frac{s}{{v}_{1}}$+$\frac{s}{15km/h}$
t′=$\frac{\frac{s}{5}}{{v}_{1}}$+$\frac{\frac{4}{5}s}{{v}_{2}}$=$\frac{s}{5×15km/h}$+$\frac{4s}{5×20km/h}$
代入后得:$\frac{s}{15km/h}$=$\frac{4s}{75km/h}$+$\frac{1}{6}$h
解得s=12.5km

點評 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重點在于準確地找出相等關系,這是列方程的依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科學進步來自奇思妙想,小明在學習物理后進行的一些假設性猜想中,錯誤的是( 。
A.如果空氣中聲速只有0.1m/s,生產的汽車都沒有喇叭
B.如果光速只有0.1m/s,地球就會沒有晝夜之分
C.如果物體不受重力,輕輕一跳就可離開地球
D.如果沒有摩擦力,珠穆朗瑪峰就不會存在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明要測量某未知電阻的阻值(整個實驗過程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1)按照圖甲電路圖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小明發(fā)現電流表無示數,但電壓表示數很大.電路中出現的故障原因是電阻R0斷路.排除故障后,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R0=6Ω.接下來小明調整變阻器的滑片繼續(xù)測量,這樣做的目的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
(2)小明想利用這些器材測量另一個未知電阻Rx的阻值,但發(fā)現電流表已經損壞.小華幫他設計另一個實驗方案:利用圖丙所示的電路,先閉合開關S、S1,記下電壓表的示數U1,再斷開S1,記下電壓表示數U2.則Rx=$\frac{{U}_{1}-{U}_{2}}{{U}_{2}}$R0(表達式用測得的量與已知量表示).
(3)利用甲的電路還可以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在探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除了具有保護電路的作用外,主要是為了控制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某導體的兩端加2V電壓時,通過的電流是0.5A,若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加到10V時,則(  )
A.導體的電阻和通過導體的電流都增大
B.導體的電阻和通過導體的電流都變小
C.導體的電阻和通過導體的電流都不變
D.導體的電阻不變,通過導體的電流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1)在圖甲中完成光路.
(2)在圖乙中填上適當的透鏡.
(3)如圖丙是光源S經平面鏡反射的兩條光線,請畫圖確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調節(jié)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當成放大鏡用的是圖C(選填序號A、B、C).當蠟燭由A圖位置移向B圖位置的過程中,像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像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聲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
A.“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
B.“低聲細語”主要說明聲音的音調低
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根據音調來判斷
D.地震、火山、臺風等都伴有超聲波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有兩個定值電阻R1=12Ω,R2=24Ω,串聯后接在某電源上,R1、R2兩端的電壓之比為1:2;如并聯后接到同一電源上,R1、R2消耗的電功率之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一條光線從空氣進入水中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