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當太陽、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線上,地球位于太陽與月球之間時,不透明的地球擋住了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時,便形成月食;
(2)根據(jù)月食的形成原因判斷地球和太陽、月球之間的關系;
(3)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4)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擋在屏幕與物體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體的倒立的實像,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小孔成像,這個現(xiàn)象反映了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zhì).
解答 解:(1)太陽、地球、月球位于同一條直線上,當不透明的地球位于太陽與月球之間,地球擋住了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太陽光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現(xiàn)象就是月食,所以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發(fā)生月食時,在中間位置的是地球;半影月食發(fā)生時,月球進入地球半影,地球擋住了一部分太陽照向月球的光,所以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時暗一些;
(2)如圖;月食時,地球位于太陽和月亮的中間,如圖;故選B
(3)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太陽、螢火蟲自身能夠發(fā)光,而月亮自身是不會發(fā)光的,我們之所以能夠看見月亮,是因為月亮能夠反射太陽光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月食形成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
(4)樹葉的縫隙其實就是一個個小孔,圓形光斑就是太陽的實像.
地面上的圓形光斑就是由于樹葉之間形成許多小孔,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太陽的像.
樹葉的縫隙,也就是小孔,距離地面的遠近不同,形成的光斑大小不同;距離越遠,形成的光斑越大,距離越近,形成的光斑越。
故答案為:
(1)直線;暗;
(2)B;
(3)不是;光的直線傳播;
(4)太陽;實像;樹葉縫隙到地面的距離不同.
點評 本題是一道綜合性很強的試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光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有一定的難度.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