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5.如圖甲、乙兩套裝置,每個滑輪的質量均相等且繩重和摩擦不計.用它們分別將重力為G1G2的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若豎直向下的拉力、拉力所做的功和兩套裝置的機械效率分別用F1、F2,W1、W2和η1、η2表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G1=G2,則η12B.若F1=F2,則η12C.若F1=F2,則G1<G2D.若G1=G2,則W1=W2

分析 (1)、由題知,繩重和摩檫不計,使用滑輪組做的額外功等于提升動滑輪做的功,由于每個滑輪的質量相等,將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做的額外功相等;如果G1=G2,將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有用功相同,因為總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額外功,所以總功相同,由η=$\frac{{W}_{有用}}{{W}_{總}}$可知效率關系;
(2)、由圖知,n1=2,n2=3,利用F=$\frac{1}{2}$(G+G)求G,將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h,s1=2h,s2=3h,利用η=$\frac{{W}_{有用}}{{W}_{總}}$=$\frac{Gh}{Fs}$=$\frac{G}{nF}$=$\frac{nF-{G}_{輪}}{nF}$=1-$\frac{{G}_{輪}}{nF}$比較效率關系;
(3)、由圖知,n1=2,n2=3,利用F=$\frac{1}{2}$(G+G)求G,若F1=F2,比較G1和G2大小關系;
(4)、將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h,s1=2h,s2=3h,若F1=F2,利用W=Fs比較拉力做功關系.

解答 解:
A、由題知,繩重和摩檫不計,使用滑輪組做的額外功等于提升動滑輪做的功,
因為每個滑輪的質量均相等,將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所以做的額外功相等;
若G1=G2,將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由W=Gh可知,有用功相同,而額外功相同,總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額外功,所以總功相同,由η=$\frac{{W}_{有用}}{{W}_{總}}$可知η12,故A正確;
B、由圖知,n1=2,F1=$\frac{1}{2}$(G1+G),G1=2F1-G;n2=3,F2=$\frac{1}{3}$(G2+G),G2=3F2-G;
將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h,s1=2h,s2=3h,η=$\frac{{W}_{有用}}{{W}_{總}}$=$\frac{Gh}{Fs}$=$\frac{G}{nF}$=$\frac{nF-{G}_{輪}}{nF}$=1-$\frac{{G}_{輪}}{nF}$,
則η1=1-$\frac{{G}_{輪}}{2{F}_{1}}$,η2=1-$\frac{{G}_{輪}}{3{F}_{2}}$,若F1=F2,η1≠η2,故B錯;
C、由圖知,n1=2,F1=$\frac{1}{2}$(G1+G),G1=2F1-G;n2=3,F2=$\frac{1}{3}$(G2+G),G2=3F2-G;若F1=F2,G1<G2,故C正確;
D、將重物勻速提升相同高度h,s1=2h,s2=3h,拉力做功W1=(G1+G)h,W2=(G2+G)h,若G1=G2,W1=W2,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機械效率、功的比較,利用好:繩重和摩檫不計,F=$\frac{1}{n}$(G+G輪)、η=$\frac{{W}_{有用}}{{W}_{總}}$=$\frac{Gh}{Fs}$=$\frac{G}{nF}$=$\frac{nF-{G}_{輪}}{nF}$=1-$\frac{{G}_{輪}}{nF}$.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甘肅省平涼市九年級中考一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壓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輕撥與重撥鋼尺,則鋼尺發(fā)出聲音的_______不同;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保持尺的振動幅度不變,則鋼尺發(fā)出聲音的_______不同。(均選填“響度”、“音調”和“音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某金屬塊在空氣中重26.46牛頓.當金屬塊完全浸沒水中時,稱得其重16.66牛頓;當金屬塊完全浸沒油中時,稱得重18.62牛頓.求:
(1)金屬塊的密度;
(2)油的密度.(g=9.8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所示,小紅背著書包站在勻速上行的自動扶梯上隨著扶梯一起上行,在上行過程中,小紅的機械能增大(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小紅對書包做了功(選填“做了功”或“沒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簡單機械.
(1)如圖甲所示,已知撬棒AD=1米,CD=BC=0.15米,石頭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420牛,若要撬動石頭,則施加在撬棒A點的力至少是63牛;
(2)如圖乙所示,利用滑輪組把重為500牛的物體提升3米,忽略滑輪自重以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人所做的功為1500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如圖是探究“電熱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兩個相同的燒瓶內裝有質量和初溫均相同的煤油,鋼絲和鎳鉻合金絲的長度、橫截面積均相同,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通過兩金屬絲串聯(lián)的方式,可控制金屬絲兩端電壓和通電時間相同
B.通過煤油升高的溫度,反映金屬是產生熱的多少
C.可將燒瓶中的沒有替換成水,同等條件下,由于水的比熱大,溫度計示數變化會更大
D.借助圖示裝置,可以探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如圖1是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物連接圖,其中電源是三節(jié)新的干電池,燈泡的額定電壓是3.8V,其燈絲電阻約為10Ω.

(1)小雪如圖1連接好了電路,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會出現的現象是燈不亮,電流表示數幾乎為0,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4.5V,仔細檢查后發(fā)現,其實是有一根導線不小心接錯了位置,請你幫他找出來并改正.(在去掉的導線上畫“×”,所填加的導線用筆畫出)
(2)排除了故障后小雪繼續(xù)實驗,此時電流表示數如圖2所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1.52W
(3)完成上述實驗后,小雪想用原電路測量一段電阻絲Rx的阻值(約10Ω).他用電阻絲替換了燈泡,閉合開關,發(fā)現電壓表已損壞,只能將其拆除,在不改變其他電路元件的連接的情況下,聰明的小雪也順利的完成了實驗.請簡述小雪可能的實驗步驟并寫出計算Rx的最后表達式.(已知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0
實驗步驟:①將被測電阻Rx與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在電路中,電流表串聯(lián)在電路中,
②將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測得電流為I1;
③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R0連入電路中,R0與Rx串聯(lián),測得電路電流為I2
表達式:Rx=$\frac{{I}_{2}{R}_{0}}{{I}_{1}{-I}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在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后,小華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發(fā)現把火柴頭放在凸透鏡焦點處一段時間后,火柴會被點燃.他想進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鏡對火柴的點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學們討論后,他們提出以下三種猜想:
猜想1:凹透鏡也能點燃火柴;
猜想2:點燃火柴的快慢與凸透鏡的焦距大小有關;
猜想3:點燃火柴的快慢與凸透鏡的直徑大小有關.
(1)根據所學知識,他們經過討論,判斷猜想1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判斷的依據是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不能把太陽光聚集在一起而點燃火柴;
(2)為了驗證猜想2是否正確,他們選用直徑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鏡進行多次實驗,發(fā)現火柴被點燃的時間基本相等,這說明猜想2是錯誤的.
(3)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驗證猜想3是否正確,簡術你的實驗方法.
簡要做法:用焦距相同而直徑不同的凸透鏡,點燃火柴,測出點燃火柴所需要的時間;
如何判斷:如果點燃火柴所需要的時間相等,則猜想3錯誤;如果點燃火柴的時間不相等,則猜想3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在“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實驗中,已連接的部分電路如圖a所示.圖中電源電壓恒定,小燈泡上只能看到“3.8V”字樣.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正確連接實驗電路后,開關試觸時,發(fā)現燈泡不亮,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其故障原因可能是燈泡斷路.
(3)故障排除后開始實驗,當變阻器滑片滑到圖示位置時,電壓表的示數為3.0V,接著應將滑片向右滑動,直至燈泡兩端電壓為額定電壓,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b所示.則燈泡的額定功率為1.52W.
(4)實驗時某小組學生發(fā)現電流表損壞,他們想設計一個不用電流表測定該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于是向老師要了一個R0的定值電阻(阻值適當),借助原有的實驗器材,順利完成了實驗,接入由你來做實驗,要求電路只連接一次,請設計實驗方案.
①如圖c的實驗電路圖.
②簡述實驗步驟.斷開開關,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不變,將電壓表與R0并聯(lián),讀出電壓表示數U.(用相應的字母表示測出得出物理量)
③寫出燈泡額定功率的表達式P=$\frac{3.8×(U-3.8V)}{{R}_{0}}$.(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