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1000年前,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著小船在風和日麗的春日出游時(如圖所示),對沿途的風景有感而發(fā),題寫了《襄邑道中》一詩,詩中寫道:“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在這首詩當中,詩人藝術性地表達了他對運動相對性的理解.關于詩中所描述的運動及參照物,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分析: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先選取一個標準做為參照物,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物體就是運動的;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物體就是靜止的.
解答:解:(1)細細品味古詩,從最后一句“不知云與我俱東”可知,相對于地面來說,詩人與云都是向東運動的,也就是說,二者的運動狀態(tài)相同,相對靜止.所以詩人以自己為參照物看云時,會認為“臥看滿天云不動”的效果,故AB錯誤;
(2)在本題中船是向東高速行駛,而“臥看滿天云不動”是指“云與我”保持相對靜止,即“云與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對于地球向東運動.所以“云與我俱東”是以兩岸的“榆樹”為參照物的,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此題通過古詩句考查同學們對參照物的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北京市東城區(qū)(南片)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將近1000年前,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著小船在風和日麗的春日出游時(如圖所示),對沿途的風景有感而發(fā),題寫了《襄邑道中》一詩,詩中寫道:“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痹谶@首詩當中,詩人藝術性地表達了他對運動相對性的理解。關于詩中所描述的運動及參照物,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云不動”是以兩岸的“飛花”為參照物的
B. “云不動”是以兩岸的“榆樹”為參照物的
c. “云與我俱東”是以運動的“船”為參照物的
D. “云與我俱東”是以兩岸的“榆樹”為參照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屆北京市東城區(qū)(南片)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近1000年前,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著小船在風和日麗的春日出游時(如圖所示),對沿途的風景有感而發(fā),題寫了《襄邑道中》一詩,詩中寫道:“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痹谶@首詩當中,詩人藝術性地表達了他對運動相對性的理解。關于詩中所描述的運動及參照物,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云不動”是以兩岸的“飛花”為參照物的

B. “云不動”是以兩岸的“榆樹”為參照物的

c. “云與我俱東”是以運動的“船”為參照物的

D. “云與我俱東”是以兩岸的“榆樹”為參照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將近1000年前,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著小船在風和日麗的春日出游時(如圖所示),對沿途的風景有感而發(fā),題寫了《襄邑道中》一詩,詩中寫道:“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在這首詩當中,詩人藝術性地表達了他對運動相對性的理解.關于詩中所描述的運動及參照物,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云不動”是以兩岸的“飛花”為參照物的
B.“云不動”是以兩岸的“榆樹”為參照物的
C.“云與我俱東”是以運動的“船”為參照物的
D.“云與我俱東”是以兩岸的“榆樹”為參照物的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北京市東城區(qū)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南片)(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近1000年前,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著小船在風和日麗的春日出游時(如圖所示),對沿途的風景有感而發(fā),題寫了《襄邑道中》一詩,詩中寫道:“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在這首詩當中,詩人藝術性地表達了他對運動相對性的理解.關于詩中所描述的運動及參照物,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云不動”是以兩岸的“飛花”為參照物的
B.“云不動”是以兩岸的“榆樹”為參照物的
C.“云與我俱東”是以運動的“船”為參照物的
D.“云與我俱東”是以兩岸的“榆樹”為參照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