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東漢時期的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亂龍》中記錄了“頓牟掇芥(dùnmóuduōgài)”。這個詞的意思就是經過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殼(頓牟)能吸引(掇)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芥)。這一記述說明( )
A.帶電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B.自然界存在正、負兩種電荷
C.摩擦后的琥珀帶有磁性吸引了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
D.摩擦后的琥珀與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帶上了同種電荷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明天小明的班級要參加拔河比賽,小明利用物理知識分析了拔河比賽獲勝的關鍵因素是獲勝方的________(選填拉力、摩擦力)比對方大,請你寫出兩種能夠幫助本班獲勝的方案: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再舉出一個生活中類似的應用實例: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常生活中,處處有物理。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雞蛋碰石頭,雞蛋碎了,說明雞蛋受到的力大于石頭受到的力
B.利用高壓鍋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壓強越大,沸點越低
C.飛機飛行時獲得升力是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D.短跑運動員沖過終點后,不能立刻停下,說明物體的速度越大則慣性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學習奧斯特實驗后,知道電與磁之間存在聯(lián)系,于是對電與磁的相關內容進行整理,部分整理內容如表所示。
電荷 | 磁體 |
正負兩種電荷 | N、S兩個磁極 |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 _________ |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無需直接接觸 | 磁體間的相互作用無需直接接觸 |
①請你將表格中空缺處填寫完整。
②小明類比磁的相關知識,提出“電荷的周圍可能存在電場”的猜想。
(a)你認為小明所類比的“磁的相關知識”是_________。
(b)若確實存在“電場”,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學習,請舉例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籃球運動員用力投出籃球,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投出的籃球在空中能繼續(xù)前進,這是由于籃球具有_______,籃球在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________,為了防止運動員在跑動過程中滑倒,運動員選取的運動鞋上有較深的花紋,這是為了增大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說的是兔子瞧不起烏龜。它們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覺,醒來時發(fā)現(xiàn)烏龜已到了終點。整個賽程中( )
A.兔子始終比烏龜跑得慢
B.從全程看,烏龜?shù)钠骄俣雀?/span>
C.比賽采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
D.以烏龜為參照物,睡中的兔子是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我們常通過燃燒燃料(煤氣、天然氣、酒精、石蠟等)來獲取能量,小剛思考:不同燃料燃燒放出相同的熱量,所需燃料的質量相同嗎?請?zhí)岢瞿愕牟孪氩⒃O計實驗研究你的猜想是否正確.
(1)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實驗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樣根據實驗結果判斷你的猜想是否正確?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起重機吊著5000N的貨物。
(1)當貨物以4m/s速度勻速上升時,吊繩的拉力_____5000N;
(2)貨物加速上升時,吊繩的拉力_____5000N;
(3)貨物減速下降時,吊繩的拉力_____5000N;
(4)貨物減速上升時,吊繩的拉力_____5000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體育考試中,小彤同學進行了實心球測試。關于實心球運動的幾個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彤撿起實心球,并緩慢舉高的過程中,小彤對實心球做功,實心球的重力勢能增大
B.小彤將實心球用力投出后,實心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小彤對實心球做功,實心球的機械能增大
C.小彤將實心球用力投出后,實心球在空中最高點時受力平衡
D.實心球落地后在水平地面上滾動一段距離停止,實心球在地面滾動階段機械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