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剛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時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表中第1次實驗數(shù)據(jù)有錯誤,改正后計算出其機械效率為 。
(2)根據(jù)另一組正確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的機械效率為 ;比較兩次的機械效率可以
得出的結(jié)論是: 。
實驗次數(shù) | 物重G/N | 物體上升高度h/m | 拉力F/N | 繩自由端上升距離s/m | η |
1 | 2 | 0.1 | 1.1 | 0.2 | |
2 | 4 | 0.1 | 2.0 | 0.3 | |
(1)60.6%(2)66.7%,用同一滑輪組提起的重物越重,它的機械效率就越大,(3)勻速豎直向上拉,且在拉動的過程中讀數(shù),(4)拉動不勻速,變大,(5)不變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二力平衡,要保持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同時因為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省力杠桿,所以拉力的方向應與滑輪直徑的方向垂直,才不會改變動力與阻力的關(guān)系;通過讀圖確定s與h的關(guān)系,可判斷出s的大小記錄錯誤,改正后可利用公式計算機械效率的大小;同樣利用機械效率的公式可計算第2次實驗的結(jié)果;根據(jù)兩次提升重物的區(qū)別,結(jié)合機械效率的大小,可得出相應的結(jié)論;彈簧測力計靜止時,讀數(shù)變小,根據(jù)公式W=Fs可知,總功會變小,在有用功不變的情況下,機械效率就會變大;只要有用功、額外功都不變,機械效率就不會改變。
(1)根據(jù)二力平衡的要求和動滑輪的實質(zhì),拉動彈簧測力計時要豎直勻速拉動,才能保證測量準確;
(2)圖中滑輪組用3段繩子承擔物重,因此,應為0.3m,機械效率為:;
(3)第2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兩次實驗條件唯一的不同是提升的重物不同,因此,可總結(jié)出:使用同一滑輪組所提升的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高;
(4)因為靜止讀數(shù)時,拉力F變小,所以總功變小,機械效率就會相應地變大;
(5)如果僅改變繞繩的方法,額外功不變、有用功不變,則機械效率也不會改變。
故答案為:(1)豎直勻速向上(或勻速向上);(2)60.6%;(3)66.7%、使用同一滑輪組所提升的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高;(4)變大;(5)不變。
考點:此題考查的是測滑輪組機械效率。
點評:(1)勻速拉動是二力平衡的需要,豎直拉動則是動滑輪的實質(zhì)決定的,這一點我們要重點理解;
(2)只有細心讀圖,才能判斷出錯誤所在,計算出的機械效率才不會出錯;
(3)兩次實驗中的物重不同,機械效率就不同,而其他條件均相同,這也是控制變量法的運用;
(4)靜止讀數(shù)直接影響了拉力,進而影響了總功,最后影響了機械效率,合理推理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5)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滑輪組的繞繩方法是不會對機械效率造成影響的,這一點要從對功的分析上去理解。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0年北京市順義區(qū)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剛同學測滑輪組機械效率時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表中第1次實驗數(shù)據(jù)有錯誤,改正后計算出其機械效率為 。
(2)根據(jù)另一組正確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的機械效率為 ;比較兩次的機械效率可以
得出的結(jié)論是: 。
實驗次數(shù) |
物重G/N |
物體上升高度h/m |
拉力F/N |
繩自由端上升距離s/m |
η |
1 |
2 |
0.1 |
1.1 |
0.2 |
|
2 |
4 |
0.1 |
2.0 |
0.3 |
|
(3)實驗中拉動彈簧測力計時要注意 。
(4)小剛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發(fā)現(xiàn)示數(shù)有忽大忽小現(xiàn)象,引起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造成的。為改變這種現(xiàn)象,小剛讓彈簧測力計靜止下來讀數(shù),這樣他測得的機械效率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若將此滑輪組換一種繞繩方法,不計摩擦及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年中考物理模擬試卷(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