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物塊(ρ<ρ)放入圓柱形容器底部,如圖1所示.逐漸向容器內倒入水(水未溢出),測量容器內水的深度h,分別計算出該物塊對應受到的浮力F浮,并繪制了如圖2(實線)所示的圖象.(g取10N/kg)
(1)在水中,h=12cm時,物塊處于漂浮狀態(tài)(選填“漂浮”、“懸浮”、“沉底”),物塊重為8N.
(2)未倒水前物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800Pa,物體的密度為0.8×103kg/m3
(3)更換一種液體重復上述實驗,繪制了如圖2(虛線)所示的圖象.h=12cm時,物塊處于沉底狀態(tài)(選填“漂浮”、“懸浮”、“沉底”),液體的密度為0.7×103kg/m3.當h=12cm時,水中物塊的重力勢能>液體中物塊的重力勢能.(選填“>”、“<”或“=”)

分析 (1)物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圖象可知,水的深度從h=8cm以后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再發(fā)生變化,則物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
(2)利用p=$\frac{F}{S}$可求得未倒水前物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知道邊長可求體積,根據(jù)ρ=$\frac{m}{V}$=$\frac{G}{Vg}$求出物體的密度;從圖象中讀出h=12cm以后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比較物體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判斷物體的狀態(tài),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液體的密度即可得出答案.
(3)從圖象中讀出h=10cm以后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比較物體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判斷物體的狀態(tài),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液體的密度;物塊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所處的高度有關,比較物體在水中和液體中的高度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1)由圖象可知,水的深度從h=8cm以后物體受到的浮力8N不再發(fā)生變化,
因ρ<ρ,
所以,物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
因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
所以,物體的重力G=F=8N;
(2)未倒水前物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frac{F}{S}$=$\frac{8N}{0.01{m}^{2}}$=800pa,
物體的密度ρ=$\frac{m}{V}$=$\frac{0.8kg}{0.001{m}^{3}}$=800 kg/m3;
(3)由圖象可知,當容器中液體的深度大于10cm時,物體受到浮力保持不變?yōu)?N,
故當h=12cm時,由F=ρgV可得,
ρ=$\frac{{F}_{浮}}{g{V}_{排}}$=$\frac{7N}{10N/kg×0.001{m}^{3}}$=700 kg/m3,當h=12cm時,水中物塊的重力勢能大于液體中物體的重力勢能.
(3)由圖象可知,當h=10cm以后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F′=7N不變,
因F′<G,
所以,物體處于沉底狀態(tài),
因物體完全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
由F′=ρgV可得,液體的密度:
ρ′=$\frac{{F}_{浮}^{′}}{gV}$=$\frac{7N}{10N/kg×0.001{m}^{3}}$=0.7×103kg/m3,
當h=12cm時,水中物塊的高度大于液體中的高度,
所以,水中物塊的重力勢能大于液體中物塊的重力勢能.
故答案為:
(1)漂浮;8;
(2)800;0.8×103
(3)沉底;0.7×103;>.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體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壓強公式、密度公式、影響物體重力勢能因素的應用,關鍵是根據(jù)圖象讀出物體受到的浮力和所處的狀態(tài).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所示,已知R1和R2的電阻分別為10Ω和20Ω,電源電壓為3V,則電流表A1的示數(shù)是0.3A,A2的示數(shù)是0.4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在“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實驗中,已連接的部分電路如圖a所示,圖中電源電壓恒定,小燈泡上只能看到“3.8V“字樣.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正確連接實驗電路后,開關試觸時,發(fā)現(xiàn)燈泡不亮,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有示數(shù),其故障原因可能是燈泡斷路.
(3)故障排除后開始實驗,當變阻器滑片滑到圖示位置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0V,接著應將滑片向右滑動,直至燈泡兩端電壓為額定電壓,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b所示.則燈泡的額定功率為1.52W.
(4)實驗時某小組學生發(fā)現(xiàn)電流表損壞,他們想設計一個不用電流表測定該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于是向老師要了一個R0的定值電阻(阻值適當),和一個單刀雙擲開關(符號為(),借助原有的實驗器材,順利完成了實驗,假如由你來做實驗,要求電路只連接一次,請設計實驗方案.
①在虛線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
②簡述實驗步驟.a(chǎn)、根據(jù)電路圖連接電路,閉合開關S1、S2接1,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3.8V.
b、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不變,S2接2,讀出電壓表示數(shù)U(用相應的字母表示測出得出物理量)
③寫出燈泡額定功率的表達式P=$\frac{3.8V×(U-3.8V)}{{R}_{0}}$.(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在“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電源電壓為6V,小燈泡L的額定電壓為2.5V,電阻大約為10Ω左右,可供選用的滑動變阻器R1和R2的最大阻值分別為10Ω、50Ω,實驗電路如圖1所示.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應該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R2(選填“R1”或“R2”).
(3)電路正確連接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小燈泡不亮,但電流表有示數(shù),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向左移動變阻器的滑片,看燈是否發(fā)光.
(4)如圖2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成的U-I圖象.根據(jù)圖象提供的信息,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0.5W.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小燈泡的電阻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繼續(xù)移動滑片,小燈泡突然熄滅,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而電壓表有示數(shù),那么發(fā)生的故障是小燈泡斷路,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電路做“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電阻的關系”實驗,他們使用的器材有:兩節(jié)新干電池,三個定值電阻R1=5Ω、R2=10Ω、R3=20Ω,一個標有“15Ω,1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各一個,導線若干.

(1)根據(jù)圖甲所示的電路,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連接電路,開關應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左填“左”或“右”)端.
(3)實驗時:
a、當電路中接入的電阻為R1時,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5V,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I1
b、用R2替換R1接入電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5V,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I2;
c、用R3替換R2接入電路時,他們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都無法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達到1.5V,可能的原因是: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或者R的阻值偏大(寫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1所示,木塊的長度為1.70mm.
(2)如圖2,重為G的小球放在水中,畫出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圖.
(3)完成如圖3的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探究中.

(1)盛名將凸透鏡正對太陽,調節(jié)紙片與凸透鏡的距離,當紙片上出現(xiàn)的光斑最小最亮時,測出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為5cm,則凸透鏡焦距是5cm.
(2)依次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同一直線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燭焰的像,如圖1所示,為使清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需將凸透鏡向下(上或下)移動.
(3)盛名將蠟燭置于圖2中點M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實像后,他把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的位置,結果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若不改變光屏和凸透鏡的位置,應將蠟燭向遠離(遠離或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才能使燭焰的像變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提起下列物體約需要2N的力的是( 。
A.一塊橡皮B.一本八下物理課本
C.一個大西瓜D.一張單人課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晚上,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此時,從側面看去,白紙比平面鏡還要亮.這是為什么?
答:這是因為手電筒發(fā)出的光正對著白紙上的平面鏡照射的,鏡面發(fā)生鏡面反射,白紙發(fā)生漫反射.從側面看去,沒有(填“有”、“沒有”)經(jīng)鏡面反射的光射入到眼睛中,所以鏡面比較暗,而經(jīng)白紙反射的光會有一部分射入到眼睛中,所以會看到白紙較亮,因此白紙比平面鏡還要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