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S是水中魚所在的實際位置,S′是人眼在A點處看到的魚與池邊路燈B在水中的倒影重合的位置,請你確定池邊路燈B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圖.

分析 (1)由于光的折射,人看到的魚是魚在水的像,比原來的位置要淺一點,故可先連接AS′,與水面的交點即為入射點,再連接入射點和S,標出光的傳播方向.
(2)路燈B在池水中的像是平面鏡成的虛像,水面相當于鏡面,像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作出路燈B.

解答 解:(1)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魚,是由魚反射的光線經(jīng)水面折射后進入人眼,因此光的傳播方向大致為S→A;
魚的像是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到的,所以直接連接AS′,與水面的交點O即為入射點,連接S和O即為入射光線,OA即為其折射光線;
(2)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作出像S′的對稱點即為路燈B,連線用虛線;在空氣中看去,光好像是從像S′點發(fā)出,完成平面鏡成像的光路圖,如圖所示:

點評 本題通過光的折射和平面鏡的作圖,難點是作出路燈B,需要記牢平面鏡成像特點,并能熟練的作出S′點的對稱圖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平面鏡平行放置,若物體距平面鏡1米,像距物體2米,若物體向平面鏡靠近0.5,則像與物體相距1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某同學用已調(diào)好的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操作情況如圖所示,其中錯誤的是:
(1)物體和砝碼左右盤放反了;
(2)稱量時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一壺水在爐火上加熱,水溫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其內(nèi)能的,完全燃燒100g酒精所放出的熱量為3×106J,若其放出的熱量有70%被水吸收,能使10kg的水從20℃升高到70℃.[q酒精=3×107J/kg,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教室的窗玻璃是雙層的.課間,同學在窗外敲玻璃時,小明感覺雙層玻璃與單層玻璃的振動情況不一樣.于是他想探究“受敲擊時,雙層玻璃和單層玻璃的振動強弱情況”.為此,小明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將單層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側(cè),把橡膠球懸掛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側(cè)(如圖).
②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玻璃球被彈開,記下玻璃球被彈出的距離.共做10次.
③換成雙層玻璃板重復上述實驗.
(1)實驗后,發(fā)現(xiàn)玻璃球被彈開距離的數(shù)據(jù)比較雜亂,這與實驗中的哪一操作不當有關(guān)?②中隨意拉開橡膠球.
小明改進后,重做了實驗,獲得了如下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12345678910平均值
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cm)單層7978828081798081788280
雙層2223252123242125222423
(2)受到橡膠球的敲擊時,玻璃板振動的強弱是通過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的多少來反映的,這種方法叫轉(zhuǎn)換法.
(3)根據(jù)上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受敲擊時,單層玻璃的振動比雙層玻璃的振動強,為了控制噪聲污染,我們臥室的玻璃應選用雙層玻璃(單層/雙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楊楊成為了一名少先隊員,當楊楊戴上紅領(lǐng)巾走近豎直放置的穿衣鏡,從距離穿衣鏡前4m處向鏡子移動了1m,此過程中像的大小變化及移動后人離像的距離為( 。
A.變大 6mB.變大 5mC.不變 6mD.不變 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脈沖式電能表表盤上有“3000imp/kW•h”、“220V,5A”等信息,該表指示燈每閃3000次,電路中耗電1kW•h.小明家要接通“220V,100W”的電燈,使其單獨工作1h,則電燈消耗的電能是3.6×105J,指示燈閃了300次.小宇在家開著空調(diào)看電視,媽媽打開電飯鍋做飯,此時家里的自動空氣開關(guān)“跳閘”了,則“跳閘”的原因可能是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短路和用電器總功率過大,發(fā)生觸電事故是人體直接或間接接觸火 線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太陽能熱水器內(nèi)盛有25℃的水50kg,在陽光照射下水溫升高到45℃,試計算這些水吸收了多少熱量?(C=4.2×10 3 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