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塊A的體積為500cm3,質(zhì)量為300g,用細線拉著浸沒于盛水的圓柱形容器中,容器的底面積為100cm2,容器內(nèi)水面高度為30cm,如圖所示,求:(p=1.0×103kg/m3,g取10N/kg)

(1)物體受到的浮力;

(2)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3)繩子的拉力T;

(4)若剪斷繩子后,木塊靜止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答案】

①5N ②3000Pa ③2N ④2800Pa

【解析】

試題分析:(1)物體受到的浮力

(2)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3),

所以:

(4)若剪斷繩子后,木塊漂浮,,

木塊靜止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考點:液體的壓強的計算;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力的合成與應用;浮力大小的計算.

點評:本題考查液體壓強的計算,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力的合成與應用,浮力的計算,知識點較多,要細心解題,注意公式的正確運用以及單位的統(tǒng)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木塊A的體積為500cm3,質(zhì)量為300g,用細線拉著浸沒于盛水的圓柱形容器中,容器的底面積為100cm2,容器內(nèi)水面高度為30cm,如圖所示,求:
(1)物體受到的浮力;
(2)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3)繩子的拉力T;
(4)若剪斷繩子后,木塊靜止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0?北京)木塊A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它的上面放有一塊石塊B,如圖所示,此時木塊A排開水的體積為V1.若將石塊B從木塊A上取下,放入水中,靜止時,木塊A和石塊B排開水的總體積為V2.已知V1-V2=2分米3,木塊A的體積為4分米3,石塊B的密度為3×103千克/米3,g=10牛/千克.則容器底對石塊B的支持力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峨眉山市二模)木塊A的體積為500cm3,質(zhì)量為300g,用細線拉著浸沒于盛水的圓柱形容器中,容器的底面積為100cm2,容器內(nèi)水面高度為30cm.如圖所示,求:
(1)物體受到的浮力;
(2)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3)繩子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8?房山區(qū)一模)如圖所示,在木塊A上放一金屬塊B后,木塊A恰好沒入水中,此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1.將金屬塊B從木塊A上取下,放入水中并浸沒,靜止時容器底對金屬塊B的支持力為20N,此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2.已知木塊A的體積為7.5×10-3m3,金屬塊B的密度為3×103kg/m3,取g=10N/kg.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木塊A的體積為500cm3,質(zhì)量為300g,用細線拉著浸沒于盛水的圓柱形容器中,容器的底面積為100cm2,容器內(nèi)水面高度為30cm,如圖所示,求:(ρ=1.0×103kg/m3,g取10N/kg)
(1)物體受到的浮力;
(2)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3)繩子的拉力T;
(4)若剪斷繩子后,木塊靜止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