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下列關于安全用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為了安全,人體不能靠近高壓電B.不能用濕手觸摸開關
C.高大建筑應安裝避雷針D.在浴室里可以隨意安裝插座

分析 安全用電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純凈的水不導電,一般的水都導電.

解答 解:
A、高壓觸電常見的兩種類型是高壓電弧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對于高壓帶電體,我們應當采取的措施是必須遠離高壓帶電體.故A說法正確;
B、水是導體,濕手接觸開關容易觸電,故B說法正確;
C、發(fā)生雷電時,在高大建筑物頂端裝上避雷針,通過很粗的金屬線與大地相連,就能及時把電流導入大地,從而避免建筑物被雷電擊壞.故C說法正確;
D、浴室中濕度較大,安裝的插座必須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防止觸電發(fā)生.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ABC.

點評 本題是安全用電和防雷知識的綜合考題,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小燈泡L上標有“2.5V”字樣,它的電阻隨它兩端電壓變化的圖象如圖甲所示,將小燈泡L和電阻R0接入圖乙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3V,且保持不變.當開關S閉合時,小燈泡L恰好能正常發(fā)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電阻R0的阻值為2ΩB.開關S閉合時,小燈泡L的電阻為10Ω
C.小燈泡L的額定功率為0.625WD.開關S斷開時,小燈泡L的電阻為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不是利用電磁波工作的是( 。
A.音響B.微波爐C.手機D.電視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①實驗原理是v=$\frac{s}{t}$;
②實驗器材刻度尺和秒表;
③某次實驗的過程如圖所示,圖中的秒表分別表示小車在斜面頂端、中點和底端不同時刻( 秒表每格為1s),測出s1=160cm,則該次實驗中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1=0.32 m/s,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0.4m/s,在s1、s2、s3、三段路程中s3段路程運動快,原因是s3段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長(小車長忽略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某混合動力型汽車的動力裝置由汽油發(fā)動機和電動機組成.一般情況下,蓄電池為電動機供電,由電動機提供動力;當需要較大動力時,由汽油發(fā)動機和電動機共同提供動力;當汽車制動減速時,電動機還可以作為發(fā)電機的蓄電池充電.關于該車動力裝置在工作時的能量轉(zhuǎn)化情況,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汽油發(fā)動機做功沖程把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B.制動減速發(fā)電的過程把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C.電動機在提供動力時把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D.發(fā)動機為蓄電池充電把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磁感線豎直向下,AB棒運動,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 。
A.AB棒可能是豎直向下運動的
B.AB棒可能是水平向左運動的
C.開關斷開,電流表指針也會偏轉(zhuǎn)
D.實驗說明電路中有電流不一定需要電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溫度、熱量和內(nèi)能三個物理量遇到了一起,下列關于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比溫度低的物體多
B.熱量總是從內(nèi)能大的物體向內(nèi)能小的物體傳遞
C.內(nèi)能少的物體也可能將能量傳遞給內(nèi)能多的物體
D.物體的內(nèi)能與溫度有關,只要溫度不變,物體的內(nèi)能就一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我國約有4億人需配戴近視或遠視眼鏡,組成眼鏡主要材料的部分技術指標如表所示.
樹脂鏡片玻璃鏡片銅合金鈦合金
透光量92%90%--
密度(kg•m-31.3×1032.5×1038×1034.5×103
性能較耐磨損耐磨損較耐腐蝕耐腐蝕
(1)若要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樣的鏡片?說明理由.
(2)一塊體積為5×10-6m3的樹脂鏡片的質(zhì)量是多少?
(3)一副銅合金鏡架的質(zhì)量為3.2×10-2kg,若用鈦合金代替銅合金,則鏡架的質(zhì)量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電路,電阻R1=10Ω,閉合開關S,電流表A1的示數(shù)為0.3A,電流表A2的示數(shù)為0.5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電阻R2的電流為0.5AB.電阻R2的阻值為6Ω
C.電源電壓為4.5VD.電阻R2消耗的電功率為0.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