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一位修路工人在長為480m的大橋上正中間維修路面,突然一輛小汽車在離左邊橋頭720m處,以15m/s的速度勻速向大橋駛來,此時為了使修路工人恰好能夠勻速跑到安全的橋頭上。則:

1)汽車勻速行駛到左橋頭的時間為多少?

2)修路工人勻速奔跑的最小速度為多少?

【答案】148s;(23m/s

【解析】

(1)小汽車離左邊橋頭的距離s1=720m,小汽車的速度v1=15m/s,由得汽車勻速行駛到左橋頭的時間為:

;

(2)要使修路工人恰好能夠勻速跑到安全的右邊橋頭上,汽車行駛的距離為

s2=720m+480m=1200m,

修路工人通過的距離

,

由題意得

,

代入數(shù)值得

,

解得

。

答:(1)汽車勻速行駛到左橋頭的時間為多少48s;

(2)修路工人勻速奔跑的最小速度為3m/s。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他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圖像如圖所示,則量杯的質(zhì)量與液體的密度分別是(

液體與量杯的質(zhì)量m/g

40

60

80

100

液體的體積V/cm3

20

40

60

80

A.20 g 0.8×103 kg/m3

B.20 g 1.0×103 kg/m3

C.60 g 0.8×l03 kg/m3

D.60 g 1.0×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Ro為定值電阻。將滑片P置于中點,只閉合S1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下列情況中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shù)變化正確的是

A. 滑片P不動,斷開S1,閉合S2、S3時,電壓表示數(shù)不變,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

B.滑片P不動,斷開S1,閉合S2、S3時,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

C.只閉合S1,滑片P從中點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

D.只閉合S1,滑片P從中點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示數(shù)不變,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同學為了測出一玻璃容器的質(zhì)量和某種液體的密度,先后進行了四次實驗,四次實驗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記錄在如下的表中。在實驗中該同學忘記記錄第三次液體的體積V3及第四次玻璃容器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m4。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是

次數(shù)

1

2

3

4

液體體積V/cm

5

12

V3

25

玻璃容器和液體

總質(zhì)量m/g

29

34.6

37

m4

A.玻璃容器的質(zhì)量為30g

B.液體的密度為1.0×103 kg/m3

C.第三次液體的體積V3=20cm3

D.第四次玻璃容器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m4=4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小聰、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裝置,在平面鏡上放一塊硬紙板,硬紙板由可以繞ON軸線轉(zhuǎn)折的E、F兩部分組成。則:

1)要使反射光線和其入射光線的徑跡同時在紙板上出現(xiàn),則硬紙板應__________(選填“垂直”或“不垂直”)平面鏡放置。

2)在探究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關(guān)系時,將紙板F沿ON軸線向后折,紙板F上就沒有反射光線,再將其折回原來位置,又看見反射光線了。這說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_________(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

3)為了找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guān)系,小聰和小明多次改變?nèi)肷浣堑拇笮?/span>i,為方便實驗,小聰、小明分別測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右表是他們測得的數(shù)據(jù),但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事后回憶是因為小明在測量反射角時,出現(xiàn)了錯誤,你認為小明出現(xiàn)的錯誤是____________。

實驗次數(shù)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按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當閉合開關(guān)用電器正常工作時,電壓表V1V2的指針完全一樣,如圖乙如示,則L1兩端電壓為________VL2兩端電壓為________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芳她們小組用蠟燭、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玻璃能更好 _______,便于確定像的____________

2)實驗中她發(fā)現(xiàn)當沿桌面移動未點燃的蠟燭B時,始終不能使蠟燭B與已點燃的蠟燭A的像重合,他在實驗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

3)實驗中,仔細觀察像的位置,會看到平面鏡中有兩個像,請分析產(chǎn)生兩個像的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光現(xiàn)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來解釋的是

A. 墻上“孔雀” B. 缸中“游魚”

C. 湖面月影 D. 雨后彩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實驗裝置圖。

1)組裝實驗裝置時,要根據(jù)__________(選填“酒精燈”、“酒精燈及其火焰”或“燒瓶”)高度,先固定好鐵圈,然后再依次固定好其他器材。

2)點燃酒精燈給燒杯中的水加熱,當水沸騰時,往瓶口的上方傾斜放置一金屬盤,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金屬盤的底部出現(xiàn)________,這是因為水蒸氣由于發(fā)生了__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3)若要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可以在金屬盤內(nèi)盛放適量的________(選填“冰塊”或“熱水”)。

4)實驗時,握金屬盤的手明顯感覺到金屬盤的溫度_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下列生活中的哪個事例與此現(xiàn)象原理一致________(填序號)。

①夏天飲料里加冰塊②北方儲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幾大桶水 ③蒸籠蒸饅頭④通過灑水,給地面降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