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觀察并記錄下列測量數(shù)據(jù):
(1)圖1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47℃;
(2)圖2中物體A的長度是3.25cm;
(3)圖3中電阻箱的讀數(shù)為5608Ω.
(4)圖4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2.4 N;

分析 (1)溫度計讀數(shù)時要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據(jù)液柱上面對應的刻度讀數(shù),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分清零上還是零下;
(2)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電阻箱的讀數(shù)時:先看轉盤下方黑色三角形所對應的數(shù)字,再乘以下方標明的倍數(shù)變阻箱的讀數(shù);最后將各數(shù)相加即可;
(4)使用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要觀察指針是否在0刻線處;要明確其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指針所在刻線相垂直.

解答 解:(1)由圖1知:溫度計10℃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1℃,即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液柱最高處在0℃以上,所以示數(shù)為47℃;
(2)由圖2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A左側與5.00cm對齊,右側在8.2cm和8.3cm中間,估讀為3.25cm,所以物體A的長度為L=8.25cm-5.00cm=3.25cm;
(3)圖3中變阻箱的電阻=5×1000Ω+6×100Ω+0×10Ω+8×1Ω=5608Ω;
(4)由圖4知:彈簧測力計上1N之間有5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2N,即此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此時指針指在“2.4”處,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4N.
故答案為:(1)47;  (2)3.25;  (3)5608;  (4)2.4.

點評 此題考查內(nèi)容較多,但較簡單,只要認真分析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棍,我就能抬起整個地球.”他的理論依據(jù)是杠桿原理,如圖所示已知地球的質量為6×1024kg,并且假設支點距地球1m,阿基米德給杠桿的最大壓力為600N,則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約為1×1023m的杠桿,(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1所示,是探究“動滑輪工作時的特點”實驗裝置.
(1)實驗時,應豎直拉動使鉤碼勻速上升.
(2)小軍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
實驗次數(shù)123
鉤碼重/N246
測力計示數(shù)/N1.12.13.1
(3)小軍繼續(xù)實驗,并作出“拉力與鉤碼重的比值隨鉤碼重的變化”圖象,如圖2所示.分析圖象可知:鉤碼越重,拉力F與鉤碼重的比值就越接近0.5(選填數(shù)值).由此他推理得出:在不計動滑輪重時,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為姚明在投籃時把籃球斜向上拋向空中,若不計空氣阻力,請在圖中畫出籃球在空中飛行時的受力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R1為定值電阻.閉合開關S,當滑片P從中點向右移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表A1的示數(shù)變小B.電流表A2的示數(shù)變小
C.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D.R2的電功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為一款有高、低溫兩檔的蒸汽電熨斗電路原理圖,R1、R2為電熱絲,水升溫并汽化成水蒸氣,從而熨燙衣服,已知R2=242Ω.
(1)分析電路圖,閉合開關S1,當開關S2閉合時,電熨斗處于高溫檔;
(2)電熨斗處于低溫檔時,正常工作功率為1100W,求R1的阻值及通電3min產(chǎn)生的熱量;
(3)若將該款電熨斗進行改造,使其正常工作時高溫檔功率為1000W,要求只改變其中一個電阻絲的阻值,通過分析與計算,求該電阻絲改變后的阻值應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關于電磁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B.指南針能指南是由于地磁場對指南針磁極有力的作用
C.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是由放在該點的小磁針決定的
D.地磁場的N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以下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A.“聞其聲,知其人”--發(fā)聲體不同,音色不同
B.宇航員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對話--真空不能傳聲
C.跳遠比賽中為了跳得更遠,起跑前要加速助跑是利用慣性
D.矯正近視眼通常用凸透鏡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將一質量為39g,體積為15cm3的物塊輕輕地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
(1)將有多少克的水從容器中溢出?
(2)物塊在容器中靜止時,受幾個力的作用?這幾個力的合力為多少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