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距凸透鏡25cm,通過凸透鏡成縮小的實像,則透鏡焦距可能是


  1. A.
    8cm
  2. B.
    16cm
  3. C.
    24cm
  4. D.
    32cm
A
分析:凸透鏡成像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jù)物距和焦距的關(guān)系判斷凸透鏡的焦距.
解答:蠟燭距凸透鏡25cm,通過凸透鏡成縮小的實像,
所以,25cm>2f,
所以,f<12.5cm.
故選A.
點評:凸透鏡成像時,根據(jù)物距和焦距或像距和焦距的關(guān)系都可以判斷凸透鏡的焦距: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赤峰模擬)蠟燭距凸透鏡25cm,通過凸透鏡成縮小的實像,則透鏡焦距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日照)小強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首先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出了凸透鏡的焦距為
10
10
cm.當點燃的蠟燭距凸透鏡25cm處時,成倒立的、
縮小
縮小
的實像,當距凸透鏡15cm處時,成倒立的、
放大
放大
的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明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測量焦距:如圖1所示讓一束平行光經(jīng)過凸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現(xiàn)象說明了凸透鏡對光具有
會聚
會聚
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鏡的焦距為
10
10
cm.
(2)如圖2所示,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將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調(diào)到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這樣做是為了
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3)當蠟燭距凸透鏡2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
縮小
縮小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依據(jù)此原理,人們制成的光學儀器是
照相機
照相機

(4)將蠟燭向凸透鏡靠近,移動到某一位置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
蠟燭到了透鏡的一倍焦距之內(nèi),成的是虛像
蠟燭到了透鏡的一倍焦距之內(nèi),成的是虛像

(5)小明在圖2所示位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老師要求他在凸透鏡不動的情況下.讓在光屏上的實像變大些,小明應當把蠟燭向
靠近
靠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方向移動.同時把光屏向
遠離
遠離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方向移動.
(6)小明把爺爺?shù)睦匣ㄑ坨R放在凸透鏡與蠟燭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不清.她應當向
靠近
靠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的方向移動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蠟燭、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如圖所示,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將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調(diào)到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這樣做是為了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當蠟燭距凸透鏡2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
縮小
縮小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
(3)小明把爺爺?shù)睦匣ㄑ坨R放在凸透鏡與蠟燭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不清.她應當向
靠近
靠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的方向移動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測量焦距:如圖所示讓一束平行光經(jīng)過凸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現(xiàn)象說明了凸透鏡對光具有
會聚
會聚
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鏡的焦距為
10
10
cm.
(2)如圖所示,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將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調(diào)到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這樣做是為了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當蠟燭距凸透鏡2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
縮小
縮小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實像
實像
.(選填“實”或“虛”)像,依據(jù)此原理,人們制成的光學儀器是
照相機
照相機

(4)將蠟燭向凸透鏡靠近,移動到某一位置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
蠟燭到了透鏡的一倍焦距之內(nèi),成的是虛像
蠟燭到了透鏡的一倍焦距之內(nèi),成的是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