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貴陽)正在廚房洗菜的小彤突然看到旁邊電水壺中的水燒開了,她立即伸手去拔水壺的電源插頭,她這樣做安全嗎?
不安全
不安全
.原因是:
手上有水,容易引起觸電
手上有水,容易引起觸電
分析:水是電的良導體,低壓觸電可分為單線觸電和雙線觸電,當人體直接碰觸帶電設備其中的一線時,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這種觸電現(xiàn)象稱為單線觸電;當人體直接或間接接觸火線并形成電流通路的時候,就會有電流流過人體,從而造成觸電.
解答:解:正在廚房洗菜的小彤突然看到旁邊電水壺中的水燒開了,她立即伸手去拔水壺的電源插頭,這樣做是不安全的.因為水是電的良導體,當用濕手去接觸帶電的插頭時,有可能使電流通過水傳到人體上,使人體觸電,十分危險.
故答案為:不安全;手上有水,容易引起觸電.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電常識,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值得注意的是:本來不帶電的物體帶了電;本來不導電的物體導電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貴陽)小豫在公園里看到一個小孩在蕩秋千.她發(fā)現(xiàn)無論小孩的秋千擺蕩得高還是低,來回擺動一交的時間好像并沒有不同;當小孩離開后,秋千繼續(xù)擺動的快慢似乎和有人時也相’同.那么秋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會受什么因素影響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與秋千擺動的幅度有關;
B.可能與秋千和人的質量有關;
C.可能與秋千吊繩的長度有關.
她決定用單擺來模擬秋千,探究單擺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于是她準備了不同質量的小鐵球、細線、刻度尺、鐵架臺等器材.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實驗器材中還應該有:
秒表
秒表

實驗次數(shù) 擺幅(m) 小球質量(kg) 擺長(m) 時間(s)
1 0.1 0.03 0.8 1.8
2 0.1 0.04 0.8 1.8
3 0.2 0.04 0.8 1.8
4 0.2 0.04 1 2.0
(2)小豫完成了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記入上表,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單擺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只與
擺長
擺長
有關,該實驗所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控制變量法

(3)在擺線懸掛點O的正下方固定一鐵釘P,將擺球從A點釋放,擺線碰到鐵釘后擺球仍能繼續(xù)擺動,到達B點后再擺回,如此往復,如圖乙所示.若擺長為0.8m,則單擺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一次所需時間應
小于
小于
1.8s(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不計空氣阻力及線與鐵釘?shù)哪Σ粒當[球到達的A、B兩點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
(選填:“是”或“不是”).原因是:
根據(jù)條件可知,擺球在擺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A、B兩點均為最高點,即重力勢能相等,所以所處高度相同(或在同一水平線上)
根據(jù)條件可知,擺球在擺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A、B兩點均為最高點,即重力勢能相等,所以所處高度相同(或在同一水平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貴陽)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急反應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意外情況到踩剎車需要的這段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如圖所示,某人酒后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fā)現(xiàn)一人正從路邊出發(fā)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為30m,若該司機的反應時間為1.2s,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還要繼續(xù)行駛,再經(jīng)過1s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
(1)求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勻速行走,請計算說明汽車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該車的寬度約1.8m)
(3)請你為駕駛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條文明交通的警示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