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300N的物體以0.2m/s的速度勻速提升,其機械效率為60%,不計繩重和繩摩擦,求:
(1)動力F的大。
(2)求其動力F的功率;
(3)若物體重為600N,則其機械效率為多少?

分析 (1)根據(jù)機械效率公式η=$\frac{{W}_{有用}}{{W}_{總}}$=$\frac{Gh}{Fs}$代入數(shù)據(jù)求出F的大小;
(2)根據(jù)P=$\frac{{W}_{總}}{t}$=$\frac{Fs}{t}$=Fv求出F的功率;
(3)根據(jù)已知條件求出動滑輪的重力,由η=$\frac{{W}_{有用}}{{W}_{總}}$=$\frac{Gh}{Gh+{G}_{動}h}$計算機械效率.

解答 解:(1)由圖知,滑輪組由2段繩子承擔物重,s=2h,η=$\frac{{W}_{有用}}{{W}_{總}}$=$\frac{Gh}{Fs}$,
則:60%=$\frac{300N×h}{F×2h}$
解得:F=250N;
(2)動力F的功率:P=$\frac{{W}_{總}}{t}$=$\frac{Fs}{t}$=Fv=250N×0.2m/s×2=100W;
(3)由F=$\frac{1}{n}$(G+G)得,G=nF-G=2×250N-300N=200N;
若物體重為600N,則η′=$\frac{{W}_{有用}}{{W}_{總}}$×100%=$\frac{G′h}{G′h+{G}_{動}h}$×100%=$\frac{G′}{G′+{G}_{動}}$×100%=$\frac{600N}{600N+200N}$×100%=75%.
答:(1)動力F的大小為250N;
(2)求其動力F的功率為100W;
(3)若物體重為600N,則其機械效率為75%.

點評 本題是有關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題目,綜合考查了功、功率、機械效率的有關計算,能夠正確分析承擔物重繩子段數(shù),計算出動滑輪的重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某同學用分度值為1厘米的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五次測量的結果分別是1.24dm、1.25dm、2.24dm、1.242dm、1.24dm,則該物體的長度.( 。
A.1.4424dmB.1.242dmC.2.24dmD.1.24d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同學對“串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進行探究.
【設計與進行實驗】
(1)按圖所示電路圖連接電路;
(2)閉合開關,用電壓表測出L1兩端的電壓;
(3)在測量L2兩端電壓時,為了節(jié)省時間采用以下辦法:電壓表所接的B接點不動,只斷開A接點,并改接到C接點上;
(4)測出AC間的電壓.
【交流與評估】
(1)在拆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
(2)該同學用上面的方法不能(選填“能”或“不能”)測出L2兩端的電壓,原因是電壓表正負接線柱接反了.
(3)方法改進后,所測出的AB、BC、AC間的電壓記錄在下表中,分析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本次實驗的結論是:串聯(lián)電路總電壓不等于(選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
UAB/VUBC/VUAC/V
2.11.73.7
(4)這個實驗在設計上還存在的不足之處是測量次數(shù)太少.
(5)在實驗過程中,閉合開關后,若發(fā)現(xiàn)電壓表指針迅速向左偏轉,其原因是電流表正負接線柱接反了;若兩燈都不亮,但電壓表有示數(shù),其原因是L1斷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種電腦鍵盤清潔器有兩個開關,照明用的小燈泡L和電動機M.要求:開關S1閉合,照明用的小燈泡L工作,再閉合開關S2,吸塵用的電動機M才運轉;先閉合開關S2,吸塵用的電動機M無法工作.在如圖所示的四個電路圖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所示,要使燈L1、L2組成并聯(lián)電路,則應閉合S1、S2,斷開S3(寫出各開關的狀態(tài));當斷開開關S1、S2閉合開關S3時,電路的連接情況為L1、L2串聯(lián);當斷開開關S1,閉合開關S2、S3時,發(fā)光的燈是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班同學利用杠桿做了以下的實驗:

A:“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當桿杠靜止在圖甲所示的位置時,桿杠處于平衡(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狀態(tài);如圖甲中,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小明同學用圖乙所示的方法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測出此時的拉力大小為F1,發(fā)現(xiàn)F1L1≠F2L2,其原因是:把L1當成了F1的力臂.
B:“探究杠桿的機械效率”
如圖丙所示裝置,每個鉤碼的質量為m,O為支點.(支點處摩擦忽略不計)
(1)他將2只鉤碼懸掛在B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拉力為F1,測得A、B兩點上升的高度分別為h1、h2,則此次杠桿的機械效率為η=$\frac{2mg{h}_{2}}{{F}_{1}{h}_{1}}$×100%.(用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2)他將2只鉤碼懸掛在C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C點上升高度仍為h2,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大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F1,此次彈簧測力計做的功將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探究“使用同一動滑輪提升物體時,動滑輪機械效率與所提升的物體重力大小的關系”.請寫出實驗步驟,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明和他的同學利用如圖1a所示的實驗裝置圖“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請你認真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1)小明小組記錄并繪制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跟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1b所示.由圖象可知該透鏡的焦距為10cm,人們利用當u=15cm時的成像原理制成了幻燈機 (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到30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變化情況是變小,像距的變化情況是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小明小組用兩支點燃的蠟燭進行實驗,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分別置于如圖1c所示位置,兩支蠟燭的連線AB與過凸透鏡的中線垂直,則光屏上C、D兩處所成像的大小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相等”);用一塊厚紙板擋住A處的燭焰,在光屏上C(選填“C”或“D”)處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3)為了探究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學課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膠管、止水夾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狀可改變的液體透鏡.當蠟燭、光屏和液體透鏡如圖2放置,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燭焰像,此燭焰像應是縮。ㄟx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變液體透鏡的凸起程度,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燭焰像模糊了,若把蠟燭逐漸靠近凸透鏡時,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說明液體透鏡注水后,成的像將靠近(選填“靠近”、“遠離”)凸透鏡,此實驗說明了近視(選填“近視”或“遠視”)眼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數(shù)據(jù)中,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對人體安全的電壓為220V
B.家用空調器的電流大約為0.5A
C.手電筒中小燈泡燈絲的電阻大約為10Ω
D.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大約為1.2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