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在兩個燒杯中分別盛以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再用同樣的電熱器加熱,測出它們的溫度升高相同時所需的通電時間,并填入下表.
液體質量
(克)
初溫(C)末溫
(C)
升高相等的
溫度值(C)
通電時間
(分)
2001535208
煤油2001535204
(1)通電時間長短反映了________.
(2)比較兩者吸熱本領時有兩種方法:
當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比較二者________;
當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比較二者________.
(3)本次實驗結果表明,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________有關.

解:
(1)電熱器加熱通電時間的長短反映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通電時間長的吸收熱量多;
(2)根據Q=cm△t可知,比較兩者吸熱本領時有兩種方法:
當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比較二者吸收熱量的多少,吸收熱量多的物質吸熱本領強;
當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比較二者各自升高的溫度,溫度變化小的吸熱本領強;
(3)本次實驗結果表明,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故答案為:
(1)吸收熱量的大小;
(2)吸收熱量的多少;各自升高的溫度;
(3)物質的種類.
分析:(1)實驗時采用相同的加熱設備,加熱相同的時間,兩種物體吸收的熱量就是相同的;
(2)根據Q=cm△t可知,比較兩者吸熱本領時可以通過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比較吸收熱量的多少,可以通過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比較溫度的變化;
(3)由表格數據可知,物質的質量和溫度值的變化量相同,物質的種類不同,吸收的熱量不同,據此得出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種類的有關.
點評:本實驗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在研究設計多個量的問題時,為了研究某兩個量間的關系,要控制除這兩個量外的其它各量保持不變,這就是控制變量法,在實驗中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兩個燒杯中分別盛以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再用同樣的電熱器加熱,測出它們的溫度升高相同時所需的通電時間,并填入下表.
液體 質量
(克)
初溫(C) 末溫
(C)
升高相等的
溫度值(C)
通電時間
(分)
200 15 35 20 8
煤油 200 15 35 20 4
(1)通電時間長短反映了
吸收熱量的大小
吸收熱量的大小

(2)比較兩者吸熱本領時有兩種方法:
當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比較二者
吸收熱量的多少
吸收熱量的多少

當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比較二者
各自升高的溫度
各自升高的溫度

(3)本次實驗結果表明,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
物質的種類
物質的種類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兩個燒杯中分別盛以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再用同樣的電熱器加熱,測出它們的溫度升高相同時所需的通電時間,并填入下表.
液體 質量
(克)
初溫(℃) 末溫
(℃)
通電時間
(min)
200 15 35 8
煤油 200 15 35 4
(1)上述實驗結果表明,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跟物質的
種類
種類
 有關,為表示物質的吸熱本領引入
比熱容
比熱容
概念.
(2)以上比較兩者吸熱本領時,控制質量相同、初溫和末溫相同,觀察
通電時間
通電時間
的不同;我們也可以采用控制質量相同、初溫相同、
通電時間
通電時間
相同,觀察
末溫
末溫
的方法來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在兩個燒杯中分別盛以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再用同樣的電熱器加熱,測出它們的溫度升高相同時所需的通電時間,并填入下表.
液體 質量
(克)
初溫(C) 末溫
(C)
升高相等的
溫度值(C)
通電時間
(分)
200 15 35 20 8
煤油 200 15 35 20 4
(1)通電時間長短反映了______.
(2)比較兩者吸熱本領時有兩種方法:
當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比較二者______;
當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比較二者______.
(3)本次實驗結果表明,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______有關.
精英家教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籍田初中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所示,在兩個燒杯中分別盛以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再用同樣的電熱器加熱,測出它們的溫度升高相同時所需的通電時間,并填入下表.
液體質量
(克)
初溫(C)末溫
(C)
升高相等的
溫度值(C)
通電時間
(分)
2001535208
煤油2001535204
(1)通電時間長短反映了______.
(2)比較兩者吸熱本領時有兩種方法:
當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比較二者______;
當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比較二者______.
(3)本次實驗結果表明,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