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放映電影時,銀幕用的是粗糙的白布,這是因為

A. 白布能發(fā)生鏡面反射,使人從四面八方都能看到銀幕上的像

B. 白布能發(fā)生漫反射,使人從四面八方都能看到銀幕上的像

C. 白布能使光線發(fā)生彎曲,使人從四面八方都能看到銀幕上的像

D. 白布能發(fā)生鏡面反射,使人能在某一方向看到銀幕上的像

【答案】B

【解析】

粗糙的白布表面凹凸不平,白布把射來的光線向四面八方反射,但光線本身并不會彎曲,這樣使人從四面八方看到銀幕上的像,這種反射屬于漫反射。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物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通過學習慣性,我們認識到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_____的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3 通常情況下,下列物品中屬于導體的是

A.陶瓷碗 B.食用油 C.橡膠手套 D.不銹鋼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四川綿陽卷】小花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發(fā)現(xiàn),保持蠟燭和屏之間的距離為45cm不變,只改變凸透鏡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兩個清晰的像,將凸透鏡從成第一個像的位置向蠟燭移動15cm得到第二個像。她通過分析得出第一個像與蠟燭相比是 的(選填縮小等大放大),凸透鏡的焦距為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南通市】(5分)在研究凸透鏡及其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小明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按圖示位置放置時,光屏上恰能呈現(xiàn)燭焰倒立、 的清晰實像,此時光在光屏上發(fā)生 反射;當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后,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應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

(2)小華測焦距f時,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在透鏡下方的白紙上呈現(xiàn)一光斑時,測得光斑到透鏡的距離為l,將白紙再遠離透鏡一段距離,發(fā)現(xiàn)白紙上又出現(xiàn)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則l f(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華取一發(fā)光的小電燈放在凸透鏡主光軸上離光心距離為l處,在透鏡另一側將白紙沿主光軸遠離透鏡過程中,紙上的光斑大小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2年4月1日16時51分,“神舟”三號飛船在太空飛行了108圈后,完成了它的太空之旅,順利返回我國內蒙古中部地區(qū),返回艙下落到地面附近一段時間內,由于受空氣阻力作用,做勻速運動,在勻速下降過程中,它的( )

A. 動能不變,勢能減小 B. 動能不變,勢能增大,內能減小

C. 機械能減小,內能增加 D. 動能增大,勢能減小,內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實驗學校2016-2017學年八年級12月月考】(8分)(1)完成甲圖的光路

(2)在圖乙中,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虛像。

(3)一條光線照射到水面發(fā)生反射和折射,這條光線經(jīng)水面折射后的光線如圖所示.請在圖丙中畫出它的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4)如圖丁,路燈下站著小芳,小剛兩人,請根據(jù)小芳和小剛的影長,標出圖中路燈燈泡S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無錫市暨陽中學2016-2017學年八年級12月月考】小明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測量物理書的寬,他的測量方法如圖所示,圖中13是他觀察讀數(shù)時眼睛的位置,請指出這位同學測量中的一個個錯誤之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糾正錯誤后小明前后測量了四次,讀數(shù)分別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 ,該課本的長度應為 cm.他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3)下列關于誤差與錯誤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讀數(shù)時多估讀幾位數(shù)字,可以減小誤差

B. 誤差就是錯誤

C. 只要測量時態(tài)度認真仔細,工具精密,就不會有誤差

D. 測量時誤差不可避免

4)若有一把金屬材料制成刻度尺,且這種金屬材料受溫度變化很明顯(熱脹冷縮),那么在嚴冬季節(jié)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果將 (選填偏大”“偏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透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凸透鏡有焦點,凹透鏡沒有焦點

B. 不論凸透鏡還是凹透鏡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

C. 凸透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凹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

D. 薄透鏡就是凹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