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完全燃燒300g干木柴所放出的熱量有50%被質(zhì)量為5kg的水吸收,已知干木柴的熱值為1.2×l07J/kg,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則:
(1)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2)若水的初始溫度是30℃,那么,吸收了這些熱量后,溫度將升高到多少℃?(設(shè)當時氣壓為1個標準大氣壓)

分析 (1)已知干木柴的熱值和質(zhì)量,根據(jù)Q=mq求出完全燃燒0.07kg的干木柴能放出的熱量,利用效率公式η=$\frac{{Q}_{吸}}{{Q}_{放}}$計算水吸收的熱量;
(2)根據(jù)Q=cm△t的變形式求出水升高溫度,然后可知升高到多少℃.

解答 解:(1)干木柴的質(zhì)量m干木柴=300g=0.3kg,
干木柴放出的熱量:Q=m干木柴q=0.3kg×1.2×107J/kg=3.6×106J,
由=$\frac{{Q}_{吸}}{{Q}_{放}}$得,
水吸收的熱量:Q=Qη=3.6×106J×50%=1.8×106J,
(2)由Q=cm△t得,
水升高溫度:
△t=$\frac{{Q}_{吸}}{c{m}_{水}}$=$\frac{1.8×1{0}^{6}J}{4.2×1{0}^{3}J/(kg•℃)×5kg}$≈86℃,
水的末溫t=△t+t0=86℃+30℃=116℃,
由于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且沸騰后吸熱溫度不變,故水的溫度只能升高到100℃.
答:(1)水吸收的熱量是1.8×106J;
(2)若水的初始溫度是30℃,那么,吸收了這些熱量后,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溫度回升高到100℃.

點評 本題利用了公式Q=mq、Q=cm△t和η=$\frac{{Q}_{吸}}{{Q}_{放}}$進行計算,關(guān)鍵是注意“升高到”和“升高了”的區(qū)別,這個也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小明做了如下實驗,他用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拉動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如圖甲,并測出了物體的速度大小,繪制了圖中的乙丙兩圖,乙圖表示F與時間t的關(guān)系,丙圖表示物體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結(jié)合己知條件及兩圖象可知,當t=3.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2N,當t=2s時,物體受到的合力為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guān)S,當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從中點向右端滑動的過程中( 。
A.電流表A的示數(shù)變大B.電壓變V1的示數(shù)變大
C.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變大D.燈泡L變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人站在豎直放置的穿衣鏡前4m處,若人向鏡移動1m,則此過程中像的大小變化及移動后人離像的距離為( 。
A.變大  6mB.變大  5mC.不變  6mD.不變  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摩擦起電實際上是電荷在物體之間轉(zhuǎn)移,絲綢與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絲綢所帶的電荷為負電荷.(選填“正”或“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huán)現(xiàn)象的示意圖.
(1)請寫出“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小冰晶”的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凝華.
(2)我國屬于缺水國家,節(jié)約用水應(yīng)從我做起,請你寫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項節(jié)水措施一水多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向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紅墨水,一段時間后,整杯水變紅.此現(xiàn)象表明分子 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中,且水的溫度越高,其擴散進行得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在探究水的沸點的實驗中:

(1)除了酒精燈、燒杯、鐵架臺、石棉網(wǎng)、火柴、中心有孔的紙板、鐘表外,主要器材還缺溫度計.
(2)當水沸騰的時候,小明的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1所示,此時水的沸點是98℃;如果繼續(xù)給沸騰的水加熱,水的溫度不變(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3)實驗中水的沸點低于100℃,你可認為可能是當時的大氣壓低于1個標準大氣壓水內(nèi)含有雜質(zhì)造成的.
(4)如圖2所示,是三位同學作出的水的沸騰圖象,其中正確的是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走向穿衣鏡時,人在鏡中所成的像逐漸變大
B.黑板“反光”是因為光在“反光”處發(fā)生了漫反射
C.放映電影時銀幕上的像是虛像
D.激光準直,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