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所示,甲圖中物體的長度是_____cm,乙圖中秒表的讀數為______s。

【答案】2.45 337.5

【解析】

(1)先了解刻度尺的分度值,再讀數,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若未從0刻度開始測量,減去左側刻度值,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讀取停表的示數,首先要知道大表盤和小表盤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針在什么位置,從而得出示數。

(1)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所以分度值為1mm;

物體左側對準刻度6.00cm,右側對應的刻度值為8.45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

(2)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5”“6”之間,偏向“6”一側,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5min

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結合分針位置可知,秒針指針在37.5s處,所以秒表的讀數為5min37.5s=337.5s。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重慶A卷】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積為300 cm2、不計質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內有質量為400 g、邊長為10 cm、質量分布均勻的正方體物塊B,通過一根長10 cm的細線與容器底部相連,此時水面距容器底30 cm(如圖)。計算可得出(

A. 繩子受到的拉力為14 N

B. 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是90 N

C. 剪斷繩子,待物塊靜止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了200 Pa

D. 剪斷繩子,待物塊靜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強變化了200 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所示為某電烤箱的銘牌,高溫檔額定功率模糊不清.如圖虛線內所示是電烤箱內部的簡化電路圖.R1R2均為電熱絲,R2=72.6Ω.電烤箱開關接1時是低溫檔,接2時是高溫檔.求:

1)電烤箱在低溫檔正常工作10min電流做的功;

2R1的阻值;

3)在某用電高峰期,若家庭電路中只有電烤箱在高溫檔工作,發(fā)現標有“3000imp/kWh”的電能表的指示燈閃爍81次共用時2min,求此時家庭電路兩端的實際電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出發(fā)沿同一方向運動,其路程S跟時間t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仔細觀察圖象,你能獲得什么信息?(寫出一條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以下四種現象的解釋中,錯誤的是

A. 圖甲現象說明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 B. 圖乙現象說明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C. 圖丙現象說明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D. 圖丁現象說明紅色玻璃能使光的強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曉華和同學取兩張等大的同型號圓形紙,分別剪去兩個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圖甲所示,再將它們做成圖乙所示的兩個錐角不同的大小紙錐,進行紙錐下落快慢的研究:

(1)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把兩個紙錐拿到同一高度同時釋放。此時應該拿至圖乙的_______(選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釋放,同時記錄紙錐下落至地面的時間,就可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

(2)參照表中速度格式,請把實驗表格中①和②兩處填寫完整_______;

(3)在測量過程中,發(fā)現_____(選填“下落的時間”或“下落的路程”)較難測出,于是我們可采用增加下落高度或換用錐角較_____(選填“大”或“小”)的紙錐進行實驗;

(4)曉華的同學猜想紙錐從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與紙錐的錐角、紙錐的輕重(即質量)有關,并打算用第(1)題中的兩個紙錐,研究紙錐下落快慢與錐角的關系,曉華認為不科學,你認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3月14日,河南焦作的薛先生自稱駕駛的奔馳汽車定速巡航失靈,以120公里的時速在高速上狂奔近1小時。后來,經過第三方檢測,證明薛先生說謊。1公里=1千米

(1)“120公里的時速”等于多少m/s?(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以120公里的時速在高速上狂奔1小時”,通過的距離是多少 km?

(3)小明上學距離2.4km,如果以120km/h的速度運動,小明上學只需要多少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

B.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當u=20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24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1)實驗時,小明將調整燭焰、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為了_______;

(2)小明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移動到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成能成清晰的像,此時所成的是倒立、_______________像;當將蠟燭移動到35cm刻度處時,此時應將光屏移至_______cm刻度處才能看到清晰的像,此時燭焰所成像的大小將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小明又將蠟燭移到45cm刻度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始終找不到像,這是因為________;

(3)完成老師老師的實驗要求后,小明將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了蠟燭與凸透鏡之間,發(fā)現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蠟燭和凸透鏡的前提下,應將光屏向____(左或右)移;下列圖乙的四個選項中,能正確表示小明同學近視眼成像和矯正情況的是_____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