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寶安區(qū)二模)如圖1,已知矩形ABCD中,AB=
4
3
BC
,O是矩形ABCD的中心,過點O作OE⊥AB于E,作OF⊥BC于F,得矩形BEOF.
(1)線段AE與CF的數(shù)量關系是
AE=
4
3
CF;
AE=
4
3
CF;
,直線AE與CF的位置關系是
AE⊥CF
AE⊥CF

(2)固定矩形ABCD,將矩形BEOF繞點B順時針旋轉到如圖2的位置,連接AE、CF.那么(1)中的結論是否依然成立?請說明理由;
(3)若AB=8,當矩形BEOF旋轉至點O在CF上時(如圖3),設OE與BC交于點P,求PC的長.
分析:(1)根據(jù)O是矩形ABCD的中心,OE⊥AB于E,OF⊥BC于F可知,四邊形OEBF為矩形,可推知各線段的數(shù)量及位置關系;
(2)延長AE交BC于H,交CF于G,由已知得BE=
1
2
AB
BF=
1
2
BC
進而得到
BE
AB
=
BF
BC
=
1
2
,構造相似三角形△ABE和△CBF,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性質進行判斷;
(3)根據(jù)已知條件,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F的長,進而求出OC的長,判斷出△BPE∽△CPO,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即可求出PC的長.
解答:解:(1)∵O是矩形ABCD的中心,OE⊥AB于E,OF⊥BC于F,
∴AE=
1
2
AB,CF=
1
2
BC,
∵AB=
4
3
BC,
1
2
AB=
1
2
×
4
3
BC,即AE=
4
3
CF;
∵AB⊥BC,點E、F分別是AB、BC上的點,
∴AE⊥CF;
故答案為AE=
4
3
CF;AE⊥CF;

(2)(1)中的結論仍然成立.
如圖1,延長AE交BC于H,交CF于G,
由已知得BE=
1
2
AB
,BF=
1
2
BC

BE
AB
=
BF
BC
=
1
2

∵∠ABC=∠EBF=90°,
∴∠ABE=∠CBF,
∴△ABE∽△CBF,
∴∠BAE=∠BCF,
AE
CF
=
AB
BC
=
4
3
,
∵∠BAE+∠AHB=90°,∠AHB=∠CHG,
∴∠BCF+∠CHG=90°
∴∠CGH=180°-(∠BCF+∠CHG)=90°,
∴AE⊥CF,且AE=
4
3
CF


(3)∵AB=
4
3
BC
,AB=8,
∴BC=6,
∴BE=OF=4,BF=OE=3,
∵點O在CF上,
∴∠CFB=90°,
∴CF=
BC2-BF2
=
62-32
=3
3

∴OC=CF-OF=3
3
-4
,
∵∠CPO=∠BPE,∠PEB=∠POC=90°,
∴△BPE∽△CPO,
CP
BP
=
OC
BE
,
設CP=x,則BP=6-x,
x
6-x
=
3
3
-4
4
,
解得:x=
18-8
3
3

PC=
18-8
3
3
點評:本題考查了相似形綜合問題,借助矩形的性質,做出適當輔助線可有助于問題的解答,由于綜合性較強,故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寶安區(qū)二模)如圖,已知菱形ABCD中,AE⊥BC于點E.若sinB=
2
3
,AD=6,則菱形ABCD的面積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寶安區(qū)二模)如圖,公園里,小穎沿著斜坡AB從A點爬上到B點后,順著斜坡從B點滑下到C點.已知A、C兩點在同一水平線上,∠A=45°,∠C=30°,AB=4米,則BC的長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寶安區(qū)二模)將一個箭頭符號,每次逆時針旋轉90°,這樣便得到一串如圖所示“箭頭符號”串,那么按此規(guī)律排列下去,第2012個“箭頭符號”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寶安區(qū)二模)如圖,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以1cm/s的速度沿直線l向右移動,直到AB與EF重合時停止.設xs時,三角形與正方形重疊部分的面積為ycm2,則下列各圖中,能大致表示出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寶安區(qū)二模)如圖,已知⊙O中,半徑OC⊥弦AB于點D,∠AOC=60°.
(1)求證:△OAD≌△CBD;
(2)若AB=2,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