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是邊長為2的等邊三角形,點P、Q分別從A、C兩點同時出發(fā)做勻速直線運動,且它們的速度相等.已知點P沿邊射線AB運動,點Q沿邊BC的延長線運動,設(shè)PQ與直線AC相交于點D,作PE⊥AC,垂足是E.
(1)當點P在線段AB上運動時,求證:2DE=AC;
(2)當點P、Q繼續(xù)運動時,(1)中的結(jié)論還成立嗎?若成立在備圖中畫出圖形并證明.如不成立指出DE與AC的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分析:作QF⊥AC,交直線AC的延長線于點F,易證△APE≌△CQF,可得AE=FC,PE=QF且PE∥QF,所以,四邊形PEQF是平行四邊形,即DE=
1
2
EF,等量代換得,DE=
1
2
AC,根據(jù)已知,即可得出DE的長為定值.
解答:解:(1)證明:如圖1,作QF⊥AC,交直線AC的延長線于點F,
又∵PE⊥AC于E,
∴∠CFQ=∠AEP=90°,
∵點P、Q做勻速運動且速度相同,
∴AP=CQ,
∵△ABC是等邊三角形,
∴∠A=∠ACB=∠FCQ=60°,
∴在△APE和△CQF中,
∠A=∠FCQ
∠AEP=∠CFQ=90°
AP=CQ
,
∴△APE≌△CQF(AAS),
∴AE=FC,PE=QF且PE∥QF,
∴四邊形PEQF是平行四邊形,
∴DE=
1
2
EF,
∵EC+CF=EC+AE=AC,
∴DE=
1
2
AC,

(2)當點P、Q運動時,(1)中的結(jié)論還成立.理由如下:
如圖2,作QF⊥AC,交直線AC的延長線于點F,連接EQ,PF.
同(1),推知△APE≌△CQF(AAS),
∴AE=FC,PE=QF且PE∥QF,
∴四邊形PEQF是平行四邊形,
∴DE=
1
2
EF,
∵EC+CF=EC+AE=AC,
∴DE=
1
2
A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全等三角形及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及性質(zhì)的運用,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ABC是邊長為6cm的等邊三角形,被一平行于BC的矩形所截,AB被截成三等分,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
A、4cm2
B、2
3
cm2
C、3
3
cm2
D、4
3
c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ABC是邊長為4的等邊三角形,BC在x軸上,點D為BC的中點,點A在第一象限內(nèi),AB與精英家教網(wǎng)y軸的正半軸相交于點E,點B(-1,0),P是AC上的一個動點(P與點A、C不重合)
(1)求點A、E的坐標;
(2)若y=-
6
3
7
x2+bx+c過點A、E,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3)連接PB、PD,設(shè)L為△PBD的周長,當L取最小值時,求點P的坐標及L的最小值,并判斷此時點P是否在(2)中所求的拋物線上,請充分說明你的判斷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ABC是邊長為3的等邊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D為頂點作一個60°角,使其兩邊分別交AB于M交AC于點N,連接MN,則△AMN的周長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平面內(nèi),先將一個多邊形以點O為位似中心放大或縮小,使所得多邊形與原多邊形對應(yīng)線段的比為k,并且原多邊形上的任一點P,它的對應(yīng)點P′在線段OP或其延長線上;接著將所得多邊形以點0為旋轉(zhuǎn)中心,逆時針旋轉(zhuǎn)一個角度θ,這種經(jīng)過相似和旋轉(zhuǎn)的圖形變換叫做旋轉(zhuǎn)相似變換,記為O(k,θ),其中點0叫做旋轉(zhuǎn)相似中心,k叫做相似比,θ叫做旋轉(zhuǎn)角.
(1)如圖1,將△ABC以點A為旋轉(zhuǎn)相似中心,放大為原來的2倍,再逆時針旋轉(zhuǎn)60°,得到△ADE,這個旋轉(zhuǎn)相似變換記為A(
2
2
60°
60°
);
(2)如圖2,△ABC是邊長為1cm的等邊三角形,將它作旋轉(zhuǎn)相似變換A(
3
,90°)得到△ADE,求線段BD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河?xùn)|區(qū)一模)如圖1,△ABC是邊長為4cm的等邊三角形,點P,Q分別從頂點A,B同時出發(fā),沿射線AB,BC運動,且它們的速度都為1cm/s.
(Ⅰ)當△PQB是直角三角形時,求AP的長;
(Ⅱ)連接AQ,CP交于點M,則在點P,Q運動的過程中,∠CMQ變化嗎?若變化,則說明理由,若不變,則求出它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