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已知AB為⊙O的直徑,PA,PC是⊙O的切線,A,C為切點,∠BAC=30°.
(Ⅰ)求∠P的大小;
(Ⅱ)若AB=2,求PA的長(結果保留根號).

【答案】分析:(Ⅰ)根據(jù)切線的性質及切線長定理可證明△PAC為等邊三角形,則∠P的大小可求;
(Ⅱ)由(Ⅰ)知PA=PC,在Rt△ACB中,利用30°的特殊角度可求得AC的長.
解答:解:(Ⅰ)∵PA是⊙O的切線,AB為⊙O的直徑,
∴PA⊥AB,
∴∠BAP=90°;
∵∠BAC=30°,
∴∠CAP=90°-∠BAC=60°.
又∵PA、PC切⊙O于點A、C,
∴PA=PC,
∴△PAC為等邊三角形,
∴∠P=60°.

(Ⅱ)如圖,連接BC,則∠ACB=90°.
在Rt△ACB中,AB=2,∠BAC=30°,
∵cos∠BAC=,
∴AC=AB•cos∠BAC=2cos30°=
∵△PAC為等邊三角形,
∴PA=AC,
∴P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切線長定理,切線長定理圖提供了很多等線段,分析圖形時關鍵是要仔細探索,找出圖形的各對相等切線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2、如圖,已知AB為⊙O的直徑,C為⊙O上一點,CD⊥AB于D,AD=9,BD=4,以C為圓心,CD為半徑的圓與⊙O相交于P,Q兩點,弦PQ交CD于E,則PE•EQ的值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已知AB為半⊙O的直徑,直線MN與⊙O相切于C點,AE⊥MN于E,BF⊥MN于F.
求證:(1)AE+BF=AB;(2)EF2=4AE•B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AB為⊙O的直徑,直線l與⊙O相切于點D,AC⊥l于C,AC交⊙O于點E,DF⊥AB于F.
(1)圖中哪條線段與BF相等?試證明你的結論;
(2)若AE=3,CD=2,求⊙O的直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包頭)如圖,已知AB為⊙O的直徑,過⊙O上的點C的切線交AB的延長線于點E,AD⊥EC于點D且交⊙O于點F,連接BC,CF,AC.
(1)求證:BC=CF;
(2)若AD=6,DE=8,求BE的長;
(3)求證:AF+2DF=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呼和浩特)如圖,已知AB為⊙O的直徑,PA與⊙O相切于點A,線段OP與弦AC垂直并相交于點D,OP與弧AC相交于點E,連接BC.
(1)求證:∠PAC=∠B,且PA•BC=AB•CD;
(2)若PA=10,sinP=
35
,求PE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