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將等腰梯形ABCD的腰AB平行移動到DE的位置,如果∠C=60°,AB=5,那么CE的長為
5
5
分析:由平移的性質(zhì)可知AB=DE,再有已知條件可知△DEC是等邊三角形性質(zhì),即可求出CD的長.
解答:解:將等腰梯形ABCD的腰AB平移到DE,
則DE∥AB,∠B=60°,
則∠DEC=60°,
又因為AB=DE=DC,
所以△DEC為等邊三角形,
所以EC=5,
故答案為5.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移的性質(zhì)、等邊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等腰梯形的性質(zhì),是常見的中考題型.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等腰梯形ABCD的BC邊位于x軸上,A點位于y軸上,∠ABC=45°,BD平分AO(O為坐精英家教網(wǎng)標原點),并且B(-1,0).
(1)求過點A、B、C的拋物線的解析式;
(2)P為(1)中拋物線上異于B的一點,過B、P兩點的直線將梯形ABCD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求P點的坐標;
(3)在(1)中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Q使△ABQ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ABQ的面積;若不存在,則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等腰梯形MNPQ的上底長為2,腰長為3,一個底角為60°.正△ABC的邊長為1,它的一邊AC在MN上,且頂點A與M重合.現(xiàn)將正△ABC在梯形的外面沿邊MN、NP、PQ進行翻滾,翻滾到有一個頂點與Q重合即停止?jié)L動.
(1)請在所給的圖中,畫出頂點A在正△ABC整個翻滾過程中所經(jīng)過的路線圖;
(2)求正△ABC在整個翻滾過程中頂點A所經(jīng)過的路徑長;
(3)求正△ABC在整個翻滾過程中頂點A所經(jīng)過的路線與梯形MNPQ的三邊MN、NP、PQ所圍成圖形的面積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等腰梯形ABCD的BC邊位于x軸上,A點位于y軸上,∠ABC=45°,BD平分AO(O為坐標原點),并且B(-1,0).
(1)求過點A、B、C的拋物線的解析式;
(2)P為(1)中拋物線上異于B的一點,過B、P兩點的直線將梯形ABCD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求P點的坐標;
(3)在(1)中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Q使△ABQ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ABQ的面積;若不存在,則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七中外地生招生考試數(shù)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等腰梯形ABCD的BC邊位于x軸上,A點位于y軸上,∠ABC=45°,BD平分AO(O為坐標原點),并且B(-1,0).
(1)求過點A、B、C的拋物線的解析式;
(2)P為(1)中拋物線上異于B的一點,過B、P兩點的直線將梯形ABCD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求P點的坐標;
(3)在(1)中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Q使△ABQ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ABQ的面積;若不存在,則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等腰梯形MNPQ的上底長為2,腰長為3,一個底角為60°.正△ABC的邊長為1,它的一邊AC在MN上,且頂點A與M重合.現(xiàn)將正△ABC在梯形的外面沿邊MN、NP、PQ進行翻滾,翻滾到有一個頂點與Q重合即停止?jié)L動.
(1)請在所給的圖中,畫出頂點A在正△ABC整個翻滾過程中所經(jīng)過的路線圖;
(2)求正△ABC在整個翻滾過程中頂點A所經(jīng)過的路徑長;
(3)求正△ABC在整個翻滾過程中頂點A所經(jīng)過的路線與梯形MNPQ的三邊MN、NP、PQ所圍成圖形的面積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