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中,已知AB=15,AC=13,BC邊上的高AD=12,則△ABC的周長為( 。
A.14B.42C.32D.42或32
此題應分兩種情況說明:
(1)當△ABC為銳角三角形時,在Rt△ABD中,
BD=
AB2-AD2
=
152-122
=9,
在Rt△ACD中,
CD=
AC2-AD2
=
132-122
=5,
∴BC=5+9=14
∴△ABC的周長為:15+13+14=42;

(2)當△ABC為鈍角三角形時,
在Rt△ABD中,BD=
AB2-AD2
=
152-122
=9,
在Rt△ACD中,CD=
AC2-AD2
=
132-122
=5,
∴BC=9-5=4.
∴△ABC的周長為:15+13+4=32
∴當△ABC為銳角三角形時,△ABC的周長為42;當△ABC為鈍角三角形時,△ABC的周長為32.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點C在線段BD上,AC⊥BD,CA=CD,點E在線段CA上,且滿足DE=AB,連接DE并延長交AB于點F.
(1)求證:DE⊥AB;
(2)若已知BC=a,AC=b,AB=c,設EF=x,則△ABD的面積用代數(shù)式可表示為;S△ABD=
1
2
c(c+x)
你能借助本題提供的圖形,證明勾股定理嗎?試一試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Rt△ABC中,∠C=90°,點D、E分別在AB、AC上,且DE⊥AB.若DE將ABC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且S△ABC=20,AE=8,則AD=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勾股定理是一條古老的數(shù)學定理,它有很多種證明方法,我國漢代數(shù)學家趙爽根據(jù)弦圖,利用面積進行了證明.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提出把“數(shù)形關系”(勾股定理)帶到其他星球,作為地球人與其他星球“人”進行第一次“談話”的語言.
請根據(jù)圖1中直接三角形敘述勾股定理.

以圖1中的直角三角形為基礎,可以構造出以a,b為底,以a+b為高的直角梯形(如圖2).請你利用圖2,驗證勾股定理;
利用圖2中的直角梯形,我們可以證明
a+b
c
2
.其證明步驟如下:
∵BC=a+b,AD=______;
又∵在直角梯形ABCD中有BC______AD(填大小關系),即______.
a+b
c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一圓柱高8cm,底面直徑是4cm,一只螞蟻在圓柱表面從點A爬到點B處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取π=3)是( 。
A.10cmB.12cmC.14cm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Rt△ABC中,AB=BC,D為AC邊的中點,過點D作DE⊥DF,交AB于點E,交BC于點F.
(1)試判斷線段DE與DF是否相等?并說明理由;
(2)若AE=4,F(xiàn)C=3,求線段E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有的四邊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邊長為10cm,正方形A2的邊長為6cm,正方形B的邊長為5cm,正方形C的邊長為5cm,則正方形D的面積是______c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有一個圓錐形的糧堆,其主視圖是邊長為6cm的正三角形,母線的中點P處有一老鼠正在偷吃糧食,小貓從B處沿圓錐表面去偷襲老鼠,則小貓經(jīng)過的最短路程是______(結果不取近似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ABC中,CD為高,且AD=2,BD=8,如果CD=4,那么∠ACB的平分線CE=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