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
問題:如圖1,在正方形ABCD內(nèi)有一點P,PA=,PB=,PC=1,求∠BPC的度數(shù).
小明同學(xué)的想法是:已知條件比較分散,可以通過旋轉(zhuǎn)變換將分散的已知條件集中在一起,于是他將△BPC繞點B逆時針旋轉(zhuǎn)90°,得到了△BP′A(如圖2),然后連接PP′.
請你參考小明同學(xué)的思路,解決下列問題:
(1)圖2中∠BPC的度數(shù)為______;
(2)如圖3,若在正六邊形ABCDEF內(nèi)有一點P,且PA=,PB=4,PC=2,則∠BPC的度數(shù)為______,正六邊形ABCDEF的邊長為______
【答案】分析:(1)根據(jù)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得到∠P′BP=90°,BP′=BP=,P′A=PC=1,∠BP′A=∠BPC,則△BPP′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據(j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PP′=PB=2,∠BP′P=45°,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到△APP′為直角三角形,且∠AP′P=90°,則∠BPC=∠BP′A=45°+90°=135°;
(2)把△BPC繞點B逆時針旋轉(zhuǎn)120°,得到了△BP′A,根據(jù)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得到∠P′BP=120°,BP′=BP=4,P′A=PC=2,∠BP′A=∠BPC,則∠BP′P=∠BPP′=30°,得到P′H=PH,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guān)系得到BH=BP′=2,P′H=BH=2,得到P′P=2P′H=4,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到△APP′為直角三角形,且∠AP′P=90°,于是有∠BPC=∠BP′A=30°+90°=120°;過A作AG⊥BP′于G點,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guān)系得到GP′=AP′=1,AG=GP′=,然后在Rt△AGB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計算出AB長.
解答:解:(1)如圖2.
∵△BPC繞點B逆時針旋轉(zhuǎn)90°,得到了△BP′A,
∴∠P′BP=90°,BP′=BP=,P′A=PC=1,∠BP′A=∠BPC,
∴△BPP′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PP′=PB=2,∠BP′P=45°,
在△APP′中,AP=,PP′=2,AP′=1,
∵(2=22+12,
∴AP2=PP′2+AP′2
∴△APP′為直角三角形,且∠AP′P=90°
∴∠BP′A=45°+90°=135°,
∴∠BPC=∠BP′A=135°;

(2)如圖3.
∵六邊形ABCDEF為正六邊形,
∴∠ABC=120°,
把△BPC繞點B逆時針旋轉(zhuǎn)120°,得到了△BP′A,
∴∠P′BP=120°,BP′=BP=4,P′A=PC=2,∠BP′A=∠BPC,
∴∠BP′P=∠BPP′=30°,
過B作BH⊥PP′于H,
∵BP′=BP,
∴P′H=PH,
在Rt△BP′H中,∠BP′H=30°,BP′=4,
∴BH=BP′=2,P′H=BH=2,
∴P′P=2P′H=4
在△APP′中,AP=2,PP′=4,AP′=2,
∵(22=(42+22
∴AP2=PP′2+AP′2,
∴△APP′為直角三角形,且∠AP′P=90°,
∴∠BP′A=30°+90°=120°,
∴∠BPC=120°,
過A作AG⊥BP′于G點,
∴∠AP′G=60°,
在Rt△AGP′中,AP′=2,∠GAP′=30°,
∴GP′=AP′=1,AG=GP′=
在Rt△AGB中,GB=GP′+P′B=1+4=5,
AB===2,
即正六邊形ABCDEF的邊長為2
故答案為135°;120°,
點評:本題考查了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旋轉(zhuǎn)前后兩圖形全等,即對應(yīng)角相等,對應(yīng)線段相等;對應(yīng)點與旋轉(zhuǎn)中心的連線段的夾角等于旋轉(zhuǎn)角.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質(zhì)、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勾股定理與逆定理以及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guān)系.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請閱讀下列材料:
問題:現(xiàn)有5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圖①,請把它們分割后拼接成一個新的正方形,要求:畫出分割線并在正方形網(wǎng)格圖(圖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中用實線畫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
小東同學(xué)的做法是:設(shè)新正方形的邊長為x(x>0),依題意,割補前后圖形的面積相等,有x2=5,解得x=
5
,由此可知新正方形得邊長等于兩個小正方形組成得矩形對角線得長,于是,畫出如圖②所示的分割線,拼出如圖③所示的新正方形.精英家教網(wǎng)
請你參考小東同學(xué)的做法,解決如下問題:
現(xiàn)有10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圖④,請把它們分割后拼接成一個新的正方形,要求:在圖④中畫出分割線,并在圖⑤的正方形網(wǎng)格圖(圖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中用實線畫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說明:直接畫出圖形,不要求寫分析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5、請閱讀下列材料:
問題:如圖,在正方形ABCD和平行四邊形BEFG中,點A,B,E在同一條直線上,P是線段DF的中點,連接PG,PC.
探究:當(dāng)PG與PC的夾角為多少度時,平行四邊形BEFG是正方形?
小聰同學(xué)的思路是:首先可以說明四邊形BEFG是矩形;然后延長GP交DC于點H,構(gòu)造全等三角形,經(jīng)過推理可以探索出問題的答案.
請你參考小聰同學(xué)的思路,探究并解決這個問題.
(1)求證:四邊形BEFG是矩形;
(2)PG與PC的夾角為
90
度時,四邊形BEFG是正方形.
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請閱讀下列材料:
問題:已知方程x2+x-1=0,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別是已知方程根的2倍.
解:設(shè)所求方程的根為y,則y=2x所以x=
y
2

把x=
y
2
代入已知方程,得(
y
2
2+
y
2
-1=0
化簡,得y2+2y-4=0
故所求方程為y2+2y-4=0.
這種利用方程根的代換求新方程的方法,我們稱為“換根法”.
請用閱讀村料提供的“換根法”求新方程(要求:把所求方程化為一般形式):
(1)已知方程x2+x-2=0,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別為己知方程根的相反數(shù),則所求方程為:
 
;
(2)己知關(guān)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兩個不等于零的實數(shù)根,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別是己知方程根的倒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新鄉(xiāng)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問題:如圖1,在菱形ABCD和菱形BEFG中,∠ABC=∠BEF=60°,點A,B,E在同一條直線上,P是線段DF的中點,連接PG,PC,探究PG與PC的位置關(guān)系
小穎同學(xué)的思路是:延長GP交DC于點H,構(gòu)造全等三角形,經(jīng)過推理使問題得到解決.
請你參考小穎同學(xué)的思路,探究并解決下列問題:
(1)請你寫出上面問題中線段PG與PC的位置關(guān)系;
(2)將圖1中的菱形BEFG繞點B順時針旋轉(zhuǎn),使菱形BEFG的對角線BF恰好與菱形ABCD的邊AB在同一條直線上,原問題申的其他條件不變(如圖2).你在(1)中得到的結(jié)論是否發(fā)生變化?寫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請閱讀下列材料:問題:現(xiàn)有5分邊長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圖1,請把它們分割后拼接成一個新的正方形.要求:畫出分割線并在正方形網(wǎng)格圖(圖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中畫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
小東同學(xué)的做法是:設(shè)新正方形的邊長為x(x>0),依題意,割補前后圖形的面積相等,有x2=5,解得x=
5
,由此可知新正方形的邊長等于兩個小正方形組成的矩形對角線長,于是,畫出如圖2所示的分割線,拼出如圖3所示的新正方形.
請你參考小東的做法,解決以下問題.要求:在圖4中畫出分割線,并在圖5的正方形網(wǎng)格圖(圖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中畫出拼接的新正方形.(說明:直接畫出圖形,不要求寫分析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