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一筆直的海岸線l上有AB兩個觀測站,A在B的正東方向,AB=2(單位:km).有一艘小船在點P處,從A測得小船在北偏西60°的方向,從B測得小船在北偏東45°的方向.(結(jié)果都保留根號)

(1)求點P到海岸線l的距離;

(2)小船從點P處沿射線AP的方向航行一段時間后,到點C處,此時,從B測得小船在北偏西15°的方向.求點C與點B之間的距離.

【答案】1)點P到海岸線l的距離為(1km;(2)點C與點B之間的距離為km

【解析】試題分析:(1)過點PPDAB于點D,設(shè)PD=xkm,先解RtPBD,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BD,再解RtPAD,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AD,然后根據(jù)BD+AD=AB,列出關(guān)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2)過點BBFAC于點F,先解RtABF,得出BF=AB=1km,再解RtBCF,得出BC=BF=km

試題解析:(1)如圖,過點PPDAB于點D.設(shè)PD=xkm

RtPBD中,BDP=90°,PBD=90°﹣45°=45°,

BD=PD=xkm

RtPAD中,ADP=90°,PAD=90°﹣60°=30°,

AD=PD=xkm

BD+AD=AB,

x+x=2,x=1,

P到海岸線l的距離為(1km

2)如圖,過點BBFAC于點F.根據(jù)題意得:ABC=105°

RtABF中,AFB=90°,BAF=30°,

BF=AB=1km

ABC中,C=180°﹣BACABC=45°

RtBCF中,BFC=90°C=45°,

BC=BF=km,

C與點B之間的距離為km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若a<b,則3a________3b(填“<”、“=”或“>”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把下列多項式因式分解

(1)6a2+12ab+6b2

(2)2a(x2+4)2-32a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菱形ABCD的邊長是4cm,E是AB的中點,且DE⊥AB,則菱形ABCD的面積為c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鐘面角是指時鐘的時針與分針所成的角.如圖,在鐘面上,點為鐘面的圓心,圖中的圓我們稱之為鐘面圓. 為便于研究,我們規(guī)定: 鐘面圓的半徑表示時針,半徑表示分針,它們所成的鐘面角為∠;本題中所提到的角都不小于0°,且不大于180°;本題中所指的時刻都介于0點整到12點整之間.

1時針每分鐘轉(zhuǎn)動的角度為 °,分針每分鐘轉(zhuǎn)動的角度為 °;

(2)8點整,鐘面角∠ °,鐘面角與此相等的整點還有: 點;

(3)如圖,設(shè)半徑指向12點方向,在圖中畫出6點15分時半徑的大概位置,并求出此時∠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據(jù)統(tǒng)計:我國微信用戶數(shù)量已突破887000000人,將887000000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2015年八年級為了解學生課堂發(fā)言情況,隨機抽取該年級部分學生,對他們某天在課堂上發(fā)言的次數(shù)進行了統(tǒng)計,其結(jié)果如下表,并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兩幅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已知B、E兩組發(fā)言人數(shù)的比為5:2,請結(jié)合圖中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發(fā)言次數(shù)n

人數(shù)

百分比

A

0≤n3

B

3≤n6

C

6≤n9

D

9≤n12

E

12≤n15

F

15≤n18

(1)求出樣本容量,并補全直方圖;

2該年級共有學生500人,請估計全年級在這天里發(fā)言次數(shù)不少于12次的人數(shù);

(3)已知A組發(fā)言的學生中恰有1位女生,E組發(fā)言的學生中有2位男生.現(xiàn)從A組與E組中分別抽一位學生寫報告,請用列表法或畫樹狀圖的方法,求所抽的兩位學生恰好是一男一女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