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正方形ABCD中,AB=10,點E、F分別是正方形ABCD的邊AB和BC的中點,連接AF和DE相交于點G,GH⊥AD于點H,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GDC為等邊三角形
B、∠ADE=∠FCG
C、sin∠DCG=
4
5
D、CG=FG+EG
考點:正方形的性質(zhì),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
專題:
分析:根據(jù)正方形的性質(zhì)可得AB=BC=AD,再求出AE=BF,然后利用“邊角邊”證明△ABF和△DAE全等,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可得AF=DE,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可得∠BAF=∠ADE,然后求出∠AGE=90°,從而得到AF⊥DE,取AD的中點M,連接CM交DE于N,同理可得CM⊥DE,然后求出CM垂直平分DG,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兩端點的距離相等可得CG=CD,再根據(jù)垂線段最短可得DG<AD,從而判斷出△GDC不是等邊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F、DE,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列式AG,然后求出GF,從而得到FG≠FC,再求出∠ADE≠∠FCG;利用∠GAH的余弦求出AH,再求出HD,過點G作DK⊥CD于K,可得GK=HD,然后利用銳角的正弦等于對邊比斜邊列式計算即可得解;分別求出FG、EG,然后計算即可判斷出CG≠FG+EG.
解答:解:如圖,正方形ABCD中,AB=BC=AD=10,
∵點E、F分別是邊AB和BC的中點,
∴AE=BF=5,
在△ABF和△DAE中,
AB=AD
∠DAE=∠B=90°
AE=BF
,
∴△ABF≌△DAE(SAS),
∴AF=DE,∠BAF=∠ADE,
∵∠ADE+∠AED=90°,
∴∠AED+∠BAF=90°,
∴∠AGE=90°,
∴AF⊥DE,
取AD的中點M,連接CM交DE于N,
同理可得CM⊥DE,
∵M是AD的中點,F(xiàn)是BC的中點,
∴AF∥CM,
∴CM垂直平分DG,
∴CG=CD,
又DG<AD,
∴CD=CG≠DG,
∴△GDC為等邊三角形錯誤,故A選項結論錯誤;

由勾股定理得,AF=DE=
102+52
=5
5
,
∴S△ADE=
1
2
×5
5
AG=
1
2
×10×5,
解得AG=2
5
,
∴FG=5
5
-2
5
=3
5
,
∴FG≠FC,
∴∠FGC≠∠FCG,
∵∠FGC=∠GCN=∠DCN=∠ADE,
∴∠ADE≠∠FCG,故B選項結論錯誤;

∵AH=AGcos∠DAG=AGcos∠AED=2
5
×
5
5
5
=2,
∴HD=AD-AH=10-2=8,
過點G作DK⊥CD于K,可得GK=HD,
∴sin∠DCG=
GK
CG
=
8
10
=
4
5
,故C選項結論正確;

∵FG=3
5

EG=AG•tan∠BAF=2
5
×
5
10
=
5
,
∴FG+EG=3
5
+
5
=4
5

∵CG=10,
∴CG≠FG+EG,故D選項結論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質(zhì),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應用,綜合性較強,熟記各性質(zhì)并作輔助線構造出全等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二人同時從A地出發(fā)前往相距3000米的B地運送快遞,其中甲的速度比乙快,二人途中均未停留.設甲乙二人相距y米,行進時間為x分鐘,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所示.請解決下列問題:
(1)乙的速度為
 
米/分,m=
 
,甲的速度為
 
米/分;
(2)若甲到達B地后放下快遞立即返回,當甲與乙相遇后接過乙的快遞立即返回B地,交接快遞的時間均忽略不計,且二人速度均保持不變,求甲第二次到達B地后所走的總路程;
(3)若在(2)的條件下乙將快遞交給甲后立即按原速返回A地,甲第二次到達B地休息10分鐘后返回,甲每分鐘至少走多少米才能不遲于乙返回A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實數(shù)范圍內(nèi)分解因式:x3-18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點P是AB上一動點(不與A、B重合),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過點P分別作AC、BD的垂線,分別交AC、BD于點E、F,交AD、BC于點M、N.下列結論:①△APE≌△AME;②PM+PN=AC;③PE2+PF2=PO2;④△POF∽△BNF;
其中正確的結論有( 。
A、4個B、3個C、2個D、1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一個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為1440°,則這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是( 。
A、8B、10C、12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點M是Rt△ABC斜邊BC的中點,點P、Q分別在AB、AC上,且PM⊥QM.
(1)如圖1,若P、Q分別是AB、AC的中點,求證:PQ2=PB2+QC2;            
(2)如圖2,若P、Q分別是線段AB、AC的動點(不與端點重合)(1)中的結論還成立嗎?若成立請給與證明,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計算:cos60°+
2
2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矩形ABCD中,AB=4,BC=8,點E、F分別在邊AD、BC上,BF=DE=3,求證:四邊形AFCE是菱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為了把巴城建成省級文明城市,特在每個紅綠燈處設置了文明監(jiān)督崗,文明勸導員老張某天在市中心的一十字路口,對闖紅燈的人數(shù)進行統(tǒng)計.根據(jù)上午7:00~12:00中各時間段(以1小時為一個時間段),對闖紅燈的人數(shù)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扇形統(tǒng)計圖和條形統(tǒng)計圖,但均不完整.請你根據(jù)統(tǒng)計圖解答下列問題:

(1)問這一天上午7:00~12:00這一時間段共有多少人闖紅燈?
(2)請你把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并求出扇形統(tǒng)計圖中9~10點,10~11點所對應的圓心角的度數(shù);
(3)求這一天上午7:00~12:00這一時間段中,各時間段闖紅燈的人數(shù)的平均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