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黃岡)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y=(a≠0),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則函數(shù)y=ax2+a的圖象經過的象限是( )
A.第三、四象限
B.第一、二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二、三象限
【答案】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可知在反比例函數(shù)y=(a≠0)中,由于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由此可以確定a的取值范圍,利用它即可確定函數(shù)y=ax2+a開口向上,對稱軸,且有最小值為a,也大于0,最后即可確定其經過象限.
解答:解:∵在反比例函數(shù)y=(a≠0)中,
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
∴a>0,
則函數(shù)y=ax2+a中也有a>0,
故該二次函數(shù)開口向上,對稱軸為y軸,且最小值為a,也大于0.
故其過第一、二象限.
故選B.
點評:本題通過判斷函數(shù)位置來考查二次函數(shù)對稱軸、頂點坐標的求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199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銳角三角函數(shù)》(02)(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1999•黃岡)已知拋物線y=x2+3mx+18m2-m與x軸交于A(x1,0)、B(x2,0)(x1<x2)兩點,與y軸交于點C(0,b),O為原點.
(1)求m的取值范圍;
(2)若m,且OA+OB=3OC,求拋物線解析式及A,B,C的坐標;
(3)在(2)情形下,點P、Q分別從A、O兩點同時出發(fā)(如圖)以相同的速度沿AB、OC向B、C運動,連接PQ與BC交于M,設AP=k,問是否存在k值,使以P、B、M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相似?若存在,求所有k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199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1)(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1999•黃岡)已知拋物線y=x2+3mx+18m2-m與x軸交于A(x1,0)、B(x2,0)(x1<x2)兩點,與y軸交于點C(0,b),O為原點.
(1)求m的取值范圍;
(2)若m,且OA+OB=3OC,求拋物線解析式及A,B,C的坐標;
(3)在(2)情形下,點P、Q分別從A、O兩點同時出發(fā)(如圖)以相同的速度沿AB、OC向B、C運動,連接PQ與BC交于M,設AP=k,問是否存在k值,使以P、B、M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相似?若存在,求所有k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199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2)(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1999•黃岡)已知拋物線y=x2+3mx+18m2-m與x軸交于A(x1,0)、B(x2,0)(x1<x2)兩點,與y軸交于點C(0,b),O為原點.
(1)求m的取值范圍;
(2)若m,且OA+OB=3OC,求拋物線解析式及A,B,C的坐標;
(3)在(2)情形下,點P、Q分別從A、O兩點同時出發(fā)(如圖)以相同的速度沿AB、OC向B、C運動,連接PQ與BC交于M,設AP=k,問是否存在k值,使以P、B、M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相似?若存在,求所有k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1999年湖北省黃岡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1999•黃岡)已知拋物線y=x2+3mx+18m2-m與x軸交于A(x1,0)、B(x2,0)(x1<x2)兩點,與y軸交于點C(0,b),O為原點.
(1)求m的取值范圍;
(2)若m,且OA+OB=3OC,求拋物線解析式及A,B,C的坐標;
(3)在(2)情形下,點P、Q分別從A、O兩點同時出發(fā)(如圖)以相同的速度沿AB、OC向B、C運動,連接PQ與BC交于M,設AP=k,問是否存在k值,使以P、B、M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相似?若存在,求所有k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1999年湖北省黃岡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999•黃岡)已知y=y1-y2,y1與x2成正比例,y2與x成反比例,當x=1時y=3,x=-1時y=7,則當x=2時,y的值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