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題目】有兩根木條,一根AB長為100cm,另一根CD長為150cm,在它們的中點處各有一個小圓孔MN(圓孔直徑忽略不計,MN抽象成兩個點),將它們的一端重合,放置在同一條直線上,此時兩根木條的小圓孔之間的距離MN____________cm.

【答案】12525

【解析】

本題沒有給出圖形,在畫圖時,應考慮到A、B、M、N四點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多種可能,再根據題意正確地畫出圖形解題.

本題有兩種情形:

(1)當A、C(或B、D)重合,且剩余兩端點在重合點同側時,

MN=CN-AM=CD-AB,

=75-50=25cm;

(2)當B、C(或A、C)重合,且剩余兩端點在重合點兩側時,

MN=CN+BM=CD+AB,

=75+50=125cm.

故兩根木條的小圓孔之間的距離MN25cm125cm.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點A (﹣2,4)和點B (1,0)都在拋物線y=mx2+2mx+n上.

(1)求m、n;

(2)向右平移上述拋物線,記平移后點A的對應點為A′,點B的對應點為B′,若四邊形A A′B′B為菱形,求平移后拋物線的表達式;

(3)記平移后拋物線的對稱軸與直線AB′的交點為點C,試在x軸上找點D,使得以點B′、C、D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4m+1x+3m+3=0 m1.

1)求證: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2)設方程的兩個實數根分別為x1x2(其中x1x2),若y是關于m的函數,且y=x1﹣3x2,求這個函數的解析式;

3)將(2)中所得的函數的圖象在直線m=2的左側部分沿直線m=2翻折,圖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變,得到一個新的圖象,請你結合這個新的圖象回答:當關于m的函數y=2m+b的圖象與此圖象有兩個公共點時,b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矩形OABC的頂點AC分別在x軸,y軸的正半軸上,且OA=4,OC=3,若拋物線經過OA兩點,且頂點在BC邊上,對稱軸交BE于點F,點D,E的坐標分別為(3,0),(0,1.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猜想△EDB的形狀并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點P是以O為圓心,AB為直徑的半圓上的動點,AB=6cm,設弦AP的長為xcm,APO的面積為ycm2,(當點P與點A或點B重合時,y的值為0).小明根據學習函數的經驗,對函數y隨自變量x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明的探究過程,請補充完整;

(1)通過取點、畫圖、測量、計算,得到了xy的幾組值,如下表:

x/cm

0.5

1

2

3

3.5

4

5

5.5

5.8

y/cm2

0.8

1.5

2.8

3.9

4.2

m

4.2

3.3

2.3

那么m=   ;(保留一位小數)

(2)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描出以表中各組對應值為坐標的點,畫出該函數圖象.

(3)結合函數圖象說明,當APO的面積是4時,則AP的值約為   .(保留一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把ABC 先沿 x 軸翻折,再向右平移 3 個單位得到ABC 現把這兩步 操作規(guī)定為一種變換.如圖,已知等邊三角形 ABC 的頂點 BC 的坐標分別是(1,1)、(3,1), 把三角形經過連續(xù) 5 次這種變換得到三角形ABC,則點 A 的對應點 A 的坐標是(

A.5,﹣B.141+C.17,﹣1D.2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巡警騎摩托車在一條南北大道上巡邏,某天他從崗亭出發(fā),晚上停留在處,規(guī)定向北方向為正,當天行駛紀錄如下(單位:千米)

,,,

在崗亭何方?距崗亭多遠?

在行駛過程中,最遠處離出發(fā)點有多遠?

若摩托車行駛千米耗油升,這一天共耗油多少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計算

1)(-28+37

2)(-3-1

3-49+91-5+-9

412--18+ -7-15

5

623-17--7+-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一條線段AB,已知點A(﹣3,0)和B(0,4),平移線段AB得到線段A1B1.若點A的對應點A1的坐標為(0,﹣1),則線段AB平移經過的區(qū)域(四邊形ABB1A1)的面積為( 。

A. 12 B. 15 C. 24 D. 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