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①,若點P是△ABC內(nèi)或邊上一點,且∠BPC=2∠A,則稱點P是△ABC內(nèi)∠A的二倍角點.
(1)如圖②,點O等邊△ABC的外心,連接OB、OC.
①求證:點O是△ABC內(nèi)∠A的一個二倍角點;
②作△BOC的外接圓,求證:弧BOC上任意一點(B、C除外)都是△ABC內(nèi)∠A的二倍角點.
(2)如圖③,在△ABC的邊AB上求作一點M,使點M是△ABC內(nèi)∠A的一個二倍角點(要求用尺規(guī)作圖,保留作圖痕跡,并寫出作法).
(3)在任意三角形形內(nèi),是否存在一點P同時為該三角形內(nèi)三個內(nèi)角的二倍角點?請直接寫出結(jié)論,不必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①由點O等邊△ABC的外心,連接OB、OC,根據(jù)三角形外心的性質(zhì)與圓周角定理,即可得∠BOC=2∠A,且點O在△ABC內(nèi),即可證得點O是△ABC內(nèi)∠A的一個二倍角點;
②由圓周角定理可得∠BO′C=∠BOC,且點O′是△ABC的內(nèi)一點,即可證得弧BOC上任意一點(B、C除外)都是△ABC內(nèi)∠A的二倍角點.
(2)作AC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點M,連接MC,可得AM=CM,即可得∠ACM=∠A,則∠BMC=∠A+∠ACM=2∠A,可得M是△ABC內(nèi)∠A的一個二倍角點;
(3)分別從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與鈍角三角形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1)①∵點O等邊△ABC的外心,
∴∠BOC=2∠A,
又∵點O在△ABC內(nèi),
∴點O是△ABC內(nèi)∠A的一個二倍角點.…(2分)

②設(shè)O′弧BOC上任意一點,
則∠BO′C=∠BOC,
∵∠BOC=2∠A,
∴∠BO′C=2∠A,
又∵點O′是△ABC的內(nèi)一點,
∴點O′是△ABC內(nèi)∠A的二倍角點.…(4分)

(2)如右圖,作AC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點M,連接MC,
則點M為所求作的點.…(6分)

(3)。┊(dāng)三角形為銳角或直角三角形時,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即為該三角形內(nèi)三個內(nèi)角的二倍角點;    …(8分)
ⅱ)當(dāng)三角形為鈍角三角形時,不存在一點同時為該三角形內(nèi)三個內(nèi)角的二倍角點.…(10分)
點評:此題考查了三角形外心的性質(zhì)、圓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以及尺規(guī)作圖等知識.此題難度適中,注意掌握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與分類討論思想的應(yīng)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等邊△ABC的邊長為a.
探究(1):如圖1,過等邊△ABC的頂點A、B、C依次作AB、BC、CA的垂線圍成△MNG,求證:△MNG是等邊三角形且MN=
3
a;
探究(2):在等邊△ABC內(nèi)取一點O,過點O分別作OD⊥AB、OE⊥BC、OF⊥CA,垂足分別為點D、E、F.
①如圖2,若點O是△ABC的重心,我們可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及等邊三角形性質(zhì)得到兩個正確結(jié)論(不必證明):結(jié)論1. OD+OE+OF=
3
2
a;結(jié)論2. AD+BE+CF=
3
2
a;
②如圖3,若點O是等邊△ABC內(nèi)任意一點,則上述結(jié)論1,2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請給予證明;如果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3•大安市模擬)已知:如圖1,拋物線y=-x2+bx+c的頂點為Q,與x軸交于A(-1,0)、B(5,0)兩點,與y軸交于C點.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及其頂點Q的坐標(biāo);
(2)在該拋物線的對稱軸上求一點P,使得△PAC的周長最。堅趫D中畫出點P的位置,并求點P的坐標(biāo);
(3)如圖2,若點D是第一象限拋物線上的一個動點,過D作DE⊥x軸,垂足為E.
①有一個同學(xué)說:“在第一象限拋物線上的所有點中,拋物線的頂點Q與x軸相距最遠,所以當(dāng)點D運動至點Q時,折線D-E-O的長度最長”.這個同學(xué)的說法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②若DE與直線BC交于點F.試探究:四邊形DCEB能否為平行四邊形?若能,請直接寫出點D的坐標(biāo);若不能,請簡要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1,在直角坐標(biāo)系中,有等腰梯形ABCD,AD∥BC,AB=CD,拋物線y=
3
6
(x-2)(x-6)
交x軸于點E、C(點C在點E的右側(cè)),交y軸于點A,它的對稱軸過點D,頂點為點F;
(1)求點A、B、C、D的坐標(biāo);
(2)點P是拋物線在第一象限內(nèi)的點,它到邊AB、BC所在直線的距離相等,求出點P的坐標(biāo);
(3)如圖2,若點Q是線段AD上的一個動點,AQ=t,以BQ為一邊作∠BQR=120°,交CD于點R,連接ER、FC,試探究:是否存在t的值,使ER∥FC?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1,點P是線段AB的中點,分別以AP和BP為邊在線段AB的同側(cè)作等邊三角形APC和等邊三角形BPD,連接CD,得到四邊形ABDC.
(1)在圖1中順次連接邊AC、AB、BD、CD的中點E、F、G、H,則四邊形EFGH的形狀是
菱形
菱形
;
(2)如圖2,若點P是線段AB上任一點,在AB的同側(cè)作△APC和△BPD,使PC=PA,PD=PB,∠APC=∠BPD,連接CD,得四邊形ABDC,則(1)中結(jié)論還成立嗎?說明理由;
(3)如圖3,若點P是線段AB外一點,在△APB的外部作△APC和△BPD,使PC=PA,PD=PB,且∠APC=∠BPD=90°,請你先補全圖3,再判斷四邊形EFGH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四邊形OABC是邊長為4的正方形,分別以O(shè)A、OC所在的直線為x軸、y軸,建立如圖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直線l經(jīng)過A、C兩點.
(1)求直線l的函數(shù)表達式;
(2)若P是直線l上的一個動點,請直接寫出當(dāng)△OPA是等腰三角形時點P的坐標(biāo);
(3)如圖2,若點D是OC的中點,E是直線l上的一個動點,求使OE+DE取得最小值時點E的坐標(biā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