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O的直徑AB=4,C為圓周上一點,AC=2,過點C作⊙O的切線DC,P點為優(yōu)弧上一動點(不與A.C重合).
(1)求∠APC與∠ACD的度數(shù);
(2)當點P移動到CB弧的中點時,求證:四邊形OBPC是菱形.
(3)P點移動到什么位置時,△APC與△ABC全等,請說明理由.
解:(1)連接AC,如圖所示:

∵AB=4,∴OA=OB=OC=AB=2。
又∵AC=2,∴AC=OA=OC。∴△ACO為等邊三角形。
∴∠AOC=∠ACO=∠OAC=60°,
∴∠APC=∠AOC=30°。
又DC與圓O相切于點C,∴OC⊥DC!唷螪CO=90°。
∴∠ACD=∠DCO﹣∠ACO=90°﹣60°=30°。
(2)連接PB,OP,
∵AB為直徑,∠AOC=60°,∴∠COB=120°。
當點P移動到弧CB的中點時,∠COP=∠POB=60°。
∴△COP和△BOP都為等邊三角形。∴AC=CP=OA=OP。
∴四邊形AOPC為菱形。
(3)當點P與B重合時,△ABC與△APC重合,顯然△ABC≌△APC。
當點P繼續(xù)運動到CP經(jīng)過圓心時,△ABC≌△CPA,理由為:
∵CP與AB都為圓O的直徑,∴∠CAP=∠ACB=90°。
在Rt△ABC與Rt△CPA中,AB=CP,AC=AC
∴Rt△ABC≌Rt△CPA(HL)。
綜上所述,當點P與B重合時和點P運動到CP經(jīng)過圓心時,△ABC≌△CPA。
切線的性質,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圓周角定理,菱形的判定。
【分析】(1)連接AC,由直徑AB=4,得到半徑OA=OC=2,又AC=2,得到AC=OC=OA,即△AOC為等邊三角形,可得出三個內角都為60°,再由同弧所對的圓心角等于所對圓周角的2倍,得到∠APC為30°,由CD為圓O的切線,得到OC垂直于CD,可得出∠OCD為直角,用∠OCD-∠OCA可得出∠ACD的度數(shù)。
(2)由∠AOC為60°,AB為圓O的直徑,得到∠BOC=120°,再由P為CB 的中點,得到兩條弧相等,根據(jù)等弧對等角,可得出∠COP=∠BOP=60°,從而得到△COP與△BOP都為等邊三角形,可得出OC=OB=PC=PB,即四邊形OBPC為菱形。
(3)點P有兩個位置使△APC與△ABC全等,其一:P與B重合時,顯然兩三角形全等;第二:當CP為圓O的直徑時,此時兩三角形全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果⊙O的半徑是一組數(shù)據(jù)4,5,6,7,5,5的中位數(shù),圓心O到直線m距離是這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那么直線m與⊙O的位置關系正確的是
A.m與⊙O相離B.m與⊙O相切C.m與⊙O相交D.以上結果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已知△ABC,AB="5cm," AC =6cm,BC邊上的高AD=4cm,則△ABC的外接圓的半徑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Rt△ABC的內切圓⊙O與兩直角邊AB,BC分別相切與點D、E,過劣弧DE(不包括端點D,E)上任一點P作⊙O的切線MN與AB,BC分別交于點M,N,若⊙O的半徑為r,則Rt△MBN的周長為(  )

A. r   B. r   C.2r   D. 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DAE=∠ABC= 90°,CD與以AB為直徑的半圓相切于點E,EF⊥AB于點F,EF交BD于點G。設AD=a,BC =b。
求CD的長度(用a,b表示);
求EG的長度(用a,b表示);
試判斷EG與FG是否相等,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O是△ABC的外接圓,已知∠ABO=40º,則∠ACB的大小為(   )
A. 50ºB.80ºC.45ºD.60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APB=300,圓心在邊PB上的⊙O半徑為1cm,OP=3cm,若⊙O沿BP
方向移動,當⊙O與PA相切時,圓心O移動的距離為   ▲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兩圓的半徑分別為7cm和8cm,圓心距為1cm,則兩圓的位置關系是(   ).
A.相離B.相交C.內切D.外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在⊙中,AB是直徑,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