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山腳下有A、B兩點,用兩種方法測量A、B兩點間的距離.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應(yīng)用
專題:
分析:方法一:作線段AC并取AC的中點O,連接BO并延長至D,使OD=BO,利用“邊角邊”證明△ABO和△CDO全等,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相等可得AB=CD,然后測量出CD的長,即為AB的長;
方法二:作線段AC并取AC的中點O,連接AC并取中點E,連接OE,測量出OE的長度,然后根據(jù)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可得AB=2OE.
解答:解:方法一,如圖1,作線段AC并取AC的中點O,連接BO并延長至D,使OD=BO,
在△ABO和△CDO中,
AO=CO
∠AOB=∠COD
BO=DO
,
∴△ABO≌△CDO(SAS),
∴AB=CD,
∴測量出CD的長度即為AB的長度;

方法二:如圖2,作線段AC并取AC的中點O,連接AC并取中點E,連接OE,
則OE是△ABC的中位線,
所以,AB=2OE,
所以,測量出OE的長,乘以2即為AB的長度.
點評: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應(yīng)用,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熟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并作出圖形是解題的關(guān)鍵.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題的兩項是同類項的是(  )
(1)
1
2
m2n
1
2
mn2
;(2)3ab與-ab;(3)5xyz與5xy;(4)0.4x2yz與0.6x2yz;(5)-3
1
2
與5.
A、(1)(2)(3)
B、(2)(3)(5)
C、(2)(3)(4)
D、(2)(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直線y=-
n
n+1
x+
1
n+1
(n為正整數(shù))與兩坐標(biāo)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為Sn,則S1+S2+S3+…+S2014=( 。
A、
2013
2014
B、
2013
2×2014
C、
2014
2015
D、
2014
2×20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用不等式的性質(zhì)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解集.
(1)-6x≤9;
(2)1-2x≥2-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直角坐標(biāo)系中,A點在x軸上,AB∥y軸,C點在y軸上,CB∥x軸,點B的坐標(biāo)為(8,10),點D在BC上,將△ABD沿直線AD翻折,使得點B剛好落在y軸的點E處.
(1)求△CDE的面積;
(2)求經(jīng)過A、D、O三點的拋物線的解析式;
(3)點M是(2)中拋物線上的動點,點N是其對稱軸上的動點,問是否存在這樣的點M和點N,使得以AE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M點和N點的坐標(biāo);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直角坐標(biāo)系xOy中,直線y=7x+7交x軸于B,交y軸于A.
(1)求S△AOB;
(2)第一象限內(nèi)是否存在點C,使△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90°?若存在,求出點C的坐標(biāo);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ABC的三邊長BC=a,CA=b,AB=c,a、b、c都是整數(shù),且a、b的最大公約數(shù)為2.點G和點I分別為△ABC的重心和內(nèi)心,且∠GIC=90°.求△ABC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各個內(nèi)角都相等的多邊形中,一個內(nèi)角是與它相鄰的一個外角的3倍,求這個多邊形的每一個外角的度數(shù)及這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ABC的底邊BC=8cm,當(dāng)BC邊上的高線從小到大變化時,△ABC的面積也隨之變化.
(1)在這個變化過程中,自變量和因變量各是什么?
(2)△ABC的面積y(cm2)與高線x(cm)的關(guān)系式是什么?
(3)用表格表示當(dāng)x由5cm變到15cm時(每次增加2),y的相應(yīng)值;
(4)當(dāng)x每增加2cm時,y如何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