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組 | 噴灑液體 | 相同時間噴灑次數(shù) | 噴灑液體前植物葉片單位面積蚜蟲數(shù)量 | 噴灑液體后植物葉片單位面積蚜蟲數(shù)量 |
甲組 | 200毫升煙草莖葉浸泡液 | 2 | 大豆蚜蟲20只 | |
乙組 | 200毫升清水 | 2 | 玉米蚜蟲20只 | 此方案設計不合理的地方 不是同種植物,變量不唯一 不是同種植物,變量不唯一 .
分析:此題圍繞著大豆不同生長發(fā)育時期為主線,創(chuàng)設了一道綜合識圖解答題.圖示中A表示種子吸水脹大,[①]胚軸,[②]胚芽,[③]胚根,[④]子葉,[⑤]種皮;B表示胚根最先突破種皮;C表示胚根向地下生長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生長,發(fā)育成莖和葉并長成幼苗;D是花;E是果實.結合圖示,逐項分析解答. 解答:解:(1)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由圖可知,從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分析,A、D、E都屬于器官. (2)種子萌發(fā)時,首先種子吸水膨脹,胚根最先突破種皮,發(fā)育成植物的根,胚軸伸長,發(fā)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胚芽發(fā)育成莖和葉.因此,A→B表示種子的萌發(fā)過程,其中最先突破[⑤]種皮的結構是[③]胚根. (3)植物通過根吸收來的水和無機鹽,通過根、莖、葉中的導管由下向上運輸,供植株利用.篩管是運輸有機物,方向是由上向下.因此C中把土壤中的水分運輸?shù)礁、莖、葉的結構是導管.根的生長是分生區(qū)細胞的分裂使細胞數(shù)目增多和伸長區(qū)細胞的生長使細胞體積不斷增大的結果. (4)綠色開花植物從開花到結果,中間必須經(jīng)過傳粉和受精過程.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胚珠內(nèi)的卵細胞與花粉管中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 受精后,花的部分結構凋落了,只有子房發(fā)育成果實,其中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胚珠發(fā)育成種子,受精卵發(fā)育成胚.因此E果實是由D中的子房發(fā)育而來. (5)根瘤菌與豆科植物,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zhuǎn)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含氮物質(zhì),從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較大的物質(zhì)). (6)①該實驗是探究“用低濃度鹽水浸泡種子,會加快種子的萌發(fā)”,實驗變量是低濃度鹽水,甲組浸泡在2%的食鹽水中作為實驗組,乙組浸泡在清水中作為對照組.說明用低濃度鹽水浸泡種子,會加快種子的萌發(fā). ③在甲、乙兩組種子萌發(fā)數(shù)目相同的情況下,若所用時間甲<乙,則說明2%的食鹽水可以加快大豆種子的萌發(fā);若所用時間甲≥乙,則說明2%的食鹽水不可以加快大豆種子的萌發(fā). (7)在設計探究實驗時注意控制變量,注意變量的唯一性.在此實驗中有兩個變量:一是煙草莖葉浸泡液和清水;二是大豆蚜蟲和玉米蚜蟲,因此此方案設計不合理的地方不是同種植物,變量不唯一. 故答案為:(1)器官; (2)胚根; (3)導管;分生; (4)子房;傳粉和受精(缺一不得分); (5)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將空氣中的氮轉(zhuǎn)化為被植物吸收的含氮物質(zhì); (6)清水;甲<乙. (7)不是同種植物,變量不唯一 點評:此題綜合性很強,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3?壽光市二模)野生燕麥是廣泛分布于江蘇、河南一帶的適應能力極強的麥田雜草.近年來,伴隨著大型農(nóng)業(yè)機械的跨區(qū)作業(yè),被引入到濰坊市等山東半島新領地.以下觀點最科學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3?壽光市二模)下列關于動物生殖發(fā)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蝗蟲的發(fā)育包括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時期 ②臨朐家蠶的發(fā)育過程有蛹期屬于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③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都離不開水 ④壽光大雞的雛雞屬于晚成雛,需由親鳥育雛 ⑤哺乳動物生殖發(fā)育的特點是胎生哺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3?壽光市二模)現(xiàn)有人體的4種消化液A、B、C、D,它們都不是腸液,A和B都消化淀粉,C和D都不能消化淀粉,C能使蛋白質(zhì)得到初步消化,D可促進消化脂肪,但不能促進A消化脂肪.那么A、B、C、D四種消化液分別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lián)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wǎng)安備420185020008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