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鯽魚的運動方式是游泳,游泳主要靠( )
A.胸鰭和腹鰭的擺動 B.各種鰭的共同作用
C.尾鰭的作用 D.尾部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資料回答問題。
料一:雄雞清晨報曉、蜘蛛半夜結網……生物大都擁有按時間節(jié)奏調節(jié)自身活動的本領,稱之為生物節(jié)律(生物鐘),生物鐘紊亂可能導致睡眠障礙、老年癡呆等疾病。
資料二:2019年上海腦科學研究團隊培育了生物節(jié)律核心基因(BMAL1)被敲除(修改)的獼猴A,它出現(xiàn)了典型的睡眠紊亂癥狀。然后采集了獼猴A的體細胞,并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成功獲得5只BMAL1基因被敲除的克隆猴(如圖所示)。中國正式開啟了批量化、標準化創(chuàng)建疾病克隆猴模型的新時代。
(1)資料一中雄雞報曉、蜘蛛結網從行為獲得途徑來的看,屬_____行為。
(2)資料二中獼猴A的BMAL1基因被敲除后,出現(xiàn)了睡眠紊亂癥狀,這說明:_____。這種睡眠素亂的癥狀能否遺傳?_____。
(3)克隆猴的胚胎在母猴C的_____內發(fā)育。
(4)5只克隆猴與獼猴A十分相像,而與母猴B、C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探究是研究生物學的重要方法,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探究的結果要經過實驗論證.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下列為探究植物生理活動實驗裝置圖。請根據(jù)下圖及日常所積累的知識回答問題。
(1)甲裝置經過一晝夜的暗處理后,進行23小時光照,觀察到燒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時透明塑料袋內壁出現(xiàn)小水滴,這種現(xiàn)象說明植物進行了 __作用。
(2)乙裝置的廣口瓶中是新鮮的金魚藻,放在光下,當瓶內氣體約有2cm高時,打開導氣管,迅速將快要熄滅的火柴棍放在管口會復燃,說明光合作用的產物中有 __ 。
(3)丙裝置廣口瓶中放的是新鮮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過一段時間打開閥門后會發(fā)現(xiàn)試管中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此裝置和實驗現(xiàn)象驗證的是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常說的四大家魚是指: 、 、 、 。
魚的主要特征是:(1)生活在______
(2)體表常有______覆蓋
(3)用______呼吸
(4)通過______ 和______ 的擺動以及______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女性的生殖系統(tǒng)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4]_________它能產生卵細胞和分泌_______________;[1]是輸卵管,是_________場所。
(2)受精卵從輸卵管進入子宮,種植在子宮的______________里。
(3)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發(fā)育,能通過________和臍帶從母體中獲得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胎兒產生的__________等廢物,也能通過_____________經母體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①~④表示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過程引起有節(jié)律的呼吸運動
B. ②過程的進行依賴于胸廓容積的變化
C. 長期缺鐵會影響③過程中氣體的運輸
D. ②④過程均使血液由動脈血變?yōu)殪o脈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等原因,近些年我國北方經常受霧霾天氣的侵擾,引起眾多網友們凋侃“月朦朧,鳥朦朧,空氣霧霾濃。山朦朧,樹朦朧,喉嚨有點痛“北國風光,千里朦朧,萬里塵飄,望三環(huán)內外,濃霧莽莽,鳥巢上下,陰霾滔滔…”,減少化石燃料燃燒,開發(fā)綠色環(huán)保的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有關霧霾中的污染顆粒進入人體的途徑正確的是( 。
A. 外界→咽喉→食道→肺
B. 外界→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C. 外界→鼻腔→氣管→肺
D. 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氣管→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5月,湖南多地遭到暴雨襲擊,大量植物被沖毀。這體現(xiàn)了( )
A.生物適應環(huán)境
B.環(huán)境影響生物
C.生物影響環(huán)境
D.環(huán)境適應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