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同學針對食物鏈“綠色植物→食草昆蟲→食蟲鳥”發(fā)表了他們各自的見解,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綠色植物屬于生產(chǎn)者 B.食草昆蟲和食蟲鳥都是消費者
C.保護鳥類對人類有益 D.食物鏈本身就是生態(tài)系統(tǒng)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烏魯木齊第九十八中學八年級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水牛是食草的,它的牙齒分化為( )
A.門齒和臼齒 B.門齒、犬齒和臼齒
C.門齒和犬齒 D.犬齒和臼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眉山縣龍正學區(qū)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把含有變形蟲的池水放入燒杯中,不久變形蟲就會聚集在水的上層。這是因為它們需要( )。
A.充足的氧氣 B.充足的陽光
C.充足的養(yǎng)料 D.較高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萊蕪市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完善實驗“生態(tài)系統(tǒng)及穩(wěn)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學會觀察和研究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
實驗材料:帶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魚藻、綠萍、蝦、螺螄、細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將A.B瓶置于有光條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請回答:
(1)針對“光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有影響嗎?這個問題,請你作出假設: 。
(2)對(1)所提出的問題,應選擇 瓶與B瓶進行對照實驗。
(3)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一般是從生產(chǎn)者通過光合作用固定 開始的。
(4)在A.B.C三個生態(tài)瓶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維持時間最長的應該是 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萊蕪市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寒溫帶地區(qū),每到冬季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會落下葉子,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們并不感到缺氧。這是因為( )。
A.天氣寒冷,人們都在室內(nèi)活動
B.其他地區(qū)的植物釋放的氧氣,可以流動到這里
C.由于寒冷,人們的呼吸作用下降
D.在夏季植物釋放了大量的氧氣,貯存到冬季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萊蕪市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哪種現(xiàn)象不屬于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例子( )
A.缺氮時植株矮小 B.秋末有的樹木紛紛落葉
C.蝗蟲具有保護色 D.鹿、兔遇到敵害時快速奔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墾利縣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請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實際問題:
(1)大棚內(nèi)栽種作物,為了增產(chǎn),在增強光照的同時,農(nóng)民常向大棚內(nèi)釋放“氣肥”,“氣肥”主要是通過葉片的_______進入植物體內(nèi),可增強植物的_________作用,“氣肥”是指 。夜晚農(nóng)民常把塑料大棚開一個小角,使冷空氣進入以降低室溫,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利于有機物的積累。
(2)移栽植物時,常在陰天或傍晚進行,并剪去大量枝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農(nóng)田土壤板結(jié)或水淹時,植物受害的原因是_________受到抑制。因而栽種植物時要及時疏松土壤和防澇排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墾利縣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水往低處流是我們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但植物體內(nèi)的水卻是向高處移動,那么,水在植物體內(nèi)從根部向莖和葉移動的動力來自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莆田仙游縣郊尾、楓亭五校七年級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數(shù)量增多是因為( )
A.細胞分裂 B.細胞增長 C.細胞分化 D.細胞凹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