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凡是跟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物質(zhì)一定是酸
B. 用蒸餾或煮沸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C. 在無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該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D. 可用過濾的方法從氯化鈉溶液中獲得氯化鈉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表中 代表氫原子,代表氧原子, 代表碳原子,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zhì)①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g
B.物質(zhì)②是單質(zhì)
C.物質(zhì)③中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D.物質(zhì)③,④雖然分子結構不相同,但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適當攝入水果蔬菜和富含蛋白質(zhì)的肉類,有利于增強體質(zhì)
B.食用甲醛浸泡的海產(chǎn)品,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C.富含淀粉的食物可以用碘水或碘酒來檢驗
D.利用硝酸銨溶于水吸熱的原理,自制冰袋給發(fā)燒病人降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正確的化學符號填空。
(1) 1個氦原子 ▲ ; (2)2個氮分子 ▲ ;
(3) 3個銨根離子 ▲ ; (4)氯化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表為KCl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51.1 |
(1) 由上表可推測KCl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
(2) 在10℃時,向100 g水中加入40g KCl固體,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為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將其溫度升高到50℃時,若不考慮溶劑的變化,則該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 將60℃時145.5gKCl的飽和溶液降溫到40℃,析出晶體的質(zhì)量是 ____▲_____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甲醇(CH3OH)是一種無色透明有揮發(fā)性的的液體,有毒性,能損壞神經(jīng)。以前是用木材干餾制取,所以稱為木醇或木精。現(xiàn)在是用CO與H2在一定條件下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依據(jù)上述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 木材干餾制木精屬于 ▲ 變化;
(2) 寫出甲醇的一條物理性質(zhì) ▲ ;
(3) 寫出生產(chǎn)甲醇的化學方程式 ▲ ;
(4) 工業(yè)酒精中含有甲醇,能否用工業(yè)酒精兌酒出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有關物質(zhì)的轉化關系如右圖所示,其中X、Y為兩種氣態(tài)單質(zhì),Z為固態(tài)單質(zhì);A為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B、C、D為三種狀態(tài)各不相同的氧化物(個別反應的條件未注明);卮鹣铝袉栴}(已知高溫下CO和金屬氧化物反應與CO和Fe2O3的反應相類似):
(1) 寫出有關物質(zhì)的化學式:A ____▲_____ 、Y ___▲_____;
(2) 反應①、② 、③、④中屬于置換反應的為_____▲________(填序號)。
(3) 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向圖中的淺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能產(chǎn)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則E物質(zhì)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實驗探究題
現(xiàn)有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卮饐栴}:
(1)儀器①的名稱是 ▲ ,檢驗B裝置氣密性方法是 ▲ 。
(2)實驗室用氯化銨固體和熟石灰混合物共熱制取氨氣,所得氨氣極易溶于水,氨氣有刺激性氣味,水溶液呈堿性,相同狀況下,此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欲制備并收集氨氣所選用的裝置依次是▲ 。亮亮同學認為此種方法收集氨氣不妥,你認為他的理由可能是 ▲ 。
(3)質(zhì)量分數(shù)為3%的醫(yī)用雙氧水在常溫下難分解;但在雙氧水溶液中加入鐵銹,就會迅速分解,且反應結束后過濾出的鐵銹可重復使用。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發(fā)生裝置可選用 ▲ (填寫序號);用該發(fā)生裝置還可以制取的氣體是_ ▲ 。(從學過的氣體中選擇)
(4)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欲對某種塑料袋的組成進行分析探究(資料顯示該塑料只含C、H兩種元素),他們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使該塑料試樣在純氧中燃燒,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有關數(shù)據(jù),推算元素含量。
①儀器乙的作用是 ▲ 。
②若裝置中沒有連接儀器乙,將使該塑料試樣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測算結果 ▲ (填“偏小”、“偏大”、“無影響”)。
③如果將丁和戊兩裝置位置調(diào)換,你認為 ▲ (填“可以”或“不可以”)理由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探究題
物質(zhì)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常伴隨有明顯的現(xiàn)象,但有些化學反應卻觀察不到明顯的現(xiàn)象。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 。
(2)簡述強調(diào)“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 。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目的是 ▲ ,“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 。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由此可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 ▲ 性;
結論2: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
①實驗方法:做對比實驗,取上述NaOH溶液加水稀釋,加入酚酞溶液,觀察到 ▲ ,說明是由于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大而出現(xiàn)的上述現(xiàn)象。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1)表中x = ▲ 。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右圖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計算題
在一燒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 組成的固體混合物。向其中逐漸滴加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稀鹽酸。放出氣體的總質(zhì)量與所滴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關系曲線如下圖所示,請根據(jù)題意回答問題:
(1) 當?shù)渭酉←}酸至圖中B點時,燒杯中溶液的pH ▲ 7(填>、=、<)。
(2) 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
(3) 當?shù)渭酉←}酸至圖中A點時,燒杯中為不飽和溶液(常溫),通過計算求出其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