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93334  193342  193348  193352  193358  193360  193364  193370  193372  193378  193384  193388  193390  193394  193400  193402  193408  193412  193414  193418  193420  193424  193426  193428  193429  193430  193432  193433  193434  193436  193438  193442  193444  193448  193450  193454  193460  193462  193468  193472  193474  193478  193484  193490  193492  193498  193502  193504  193510  193514  193520  193528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木炭能在氧氣中燃燒,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B. 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

D. 動植物的新陳代謝、金屬器皿的銹蝕等變化過程都需要氧氣的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小明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鈉溶液滴到濕潤的pH試紙上,測得pH=10,他判斷這是一種堿性溶液.對他的操作方法、測量結果及結論的評價,正確的是

A.方法正確,結果正確,結論正確

B.方法錯誤,結果偏小,但結論正確

C.方法錯誤,結果偏大,結論錯誤

D.方法正確,結果正確,但結論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流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時夾取細鐵絲的儀器叫
(3)張歡實驗時,集氣瓶炸裂了,請你幫助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4)鐵絲在空氣中和在純氧氣中反應情況不同,說明化學反應除與溫度、壓強、催化劑等條件有關外,還與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方案是

A.除去CO2中的CO——點燃氣體

B.干燥氧氣——通過足量無水硫酸銅

C.從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錳——溶解、過濾、蒸發(fā)

D.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熄滅則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物質的用途正確的是

A.氫氧化鈣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B.氧氣用作火箭燃料

C.膽礬用于檢驗水

D.食鹽溶液用于消毒殺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燈泡通電發(fā)熱時,為了消耗燈泡內(nèi)的氧氣,達到保護燈絲的作用,通常在白熾燈泡的玻璃上涂上一層物質.該物質是 ( )

A. 氧化汞 B. 紅磷 C. 高錳酸鉀 D. 鐵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A、B、C、D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填元素符號);
(2)D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3)由B元素和D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4)E粒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則X= , 離子的符號為;
(5)F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shù)Z>Y
B.核外電子數(shù):X=Y
C.Y和Z處于同一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用語中,正確的是 ( )

A. 氯的元素符號是cl B. 鋁的元素符號是Al

C. 氯化鈣的化學式是Cacl D. 鐵絲燃燒產(chǎn)物的化學式是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用燃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裝置,請你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紅磷燃燒時冒出濃厚的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紅磷燃燒消耗氧氣,并且生成固體,使得集氣瓶內(nèi)的減小,致使燒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氣瓶,從而粗略測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3)燃燒結束后,當集氣瓶后松開彈簧夾,過一會兒觀察到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

(1)圖中共有種分子;
(2)寫出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
(3)寫出兩條從圖中你能獲得的信息: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