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及時發(fā)現燃氣泄漏,常在燃氣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氣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燒,化學方程式為:2C2H5SH+9O24CO2+2X+6H2O。下列關于X的說法正確的是
A.X由碳、硫、氧二種元素組成
B.X屬于有機化合物
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2
D.X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0%
C 【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X化學式是SO2.A.X由硫、氧二種元素組成.。故A錯誤。B.X屬于無機化合物。故B錯誤。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2。故C正確。D.X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6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圖所示,正確的是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裝瓶。A、取用固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錯誤;B、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時要“左物右碼”,錯誤;C、讀取液體的體積,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錯誤;D、裝瓶后要貼好標簽,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t1 ℃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2 ℃時,乙的飽和溶液升溫或降溫均會析出晶體
C. 乙溶液從t3 ℃降溫到t1 ℃,乙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會發(fā)生改變
D. t3 ℃時,50 g水中加入40 g的甲物質充分溶解可得到90 g甲的飽和溶液
B 【解析】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錯誤;B、t2℃時,乙的溶解度最大,故乙的飽和溶液升溫或降溫均會析出晶體,正確;C、乙溶液從t3℃降溫到t1℃,其溶解度變大,那么不會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錯誤;D、t3℃時,甲的溶解度為40g,即該溫度時,40g甲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飽和溶液,那么t3℃時,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質只能溶解20g甲,得...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做溶劑 B.凡是均一的、穩(wěn)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 D.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
A 【解析】A.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做溶劑 。故A正確。B.凡是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故B錯誤。C.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穩(wěn)定的,但不一定無色透明的。故C錯誤。D.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故D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用煤火取暖時應注意通風,防止二氧化碳中毒
B. CO2和CO在一定的條件下都能與CuO反應
C. CO2和CO都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
D. 古代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長久不變色,是因為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D 【解析】A、煤不完全燃燒能產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所以用煤火取暖時應注意通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錯誤;B、CO2不具有還原性,不能與CuO反應,錯誤;C、CO2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CO不是,錯誤;D、古代書畫家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能長時間不變色,是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稀硫酸滴加到氫氧化鈉和酚酞的混合液中,同時利用儀器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的變化,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點呈酸性
B. b點到c點之間發(fā)生了酸堿中和反應。
C. b點所示的溶液中,溶質只有Na2SO4。
D. 由圖像信息可知,由a點到b點的現象為溶液由無色變紅色
C 【解析】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a點時,溶液的pH>7,顯堿性,錯誤;B、b點的pH=7,c點的pH<7,b點到c點之間說明稀硫酸滴加過量,錯誤;C、b點的pH=7,表示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中溶質只有Na2SO4,正確;D、由圖像信息可知,a點時,溶液的pH>7,顯堿性,溶液呈紅色,b點時,溶液的pH=7,顯中性,溶液呈無色,故由a點到b點的現象為溶液由無色變紅色,正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現象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操作 | 現象 | 結論 |
A |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 溶液變紅色 | Na2CO3溶液呈堿性 |
B | 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 沒有明顯現象 | NaOH 和鹽酸不反應 |
C | 用燃著的木條伸進某瓶氣體中 | 木條熄滅 | 該氣體一定是CO2 |
D | 把MnO2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中 | 快速產生氣泡 | MnO2能增加O2的產量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變紅;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變紅色 Na2CO3溶液呈堿性;B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鹽酸,兩種物質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但沒有明顯現象;C不助燃的氣體都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所以用燃著的木條伸進某瓶氣體中,木條熄滅,該氣體可能是CO2,也可能是氮氣等;D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只改變反應的速率,不改變生成物的質量。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硫酸亞鐵和硫酸銅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屬鎂,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冒出,根據上述現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 濾渣中一定有鐵 B. 濾渣中只有銅
C. 濾渣中一定有鎂 D. 濾渣中一定有銅、鐵、鎂
A 【解析】由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鎂>鐵>銅。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冒出,說明鎂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然后又置換出硫酸亞鐵中的鐵,故濾渣中一定有鐵、銅。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推理是一種主要的研究和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 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空氣中有氧氣,所以鐵絲能在空氣中燃燒
B. 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夠產生白色沉淀,因此一種無色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產生白色沉淀,則該無色溶液一定為澄清石灰水。
C. 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所以有放熱、吸熱現象一定是發(fā)生化學變化
D. 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有CO2生成,所以該物質一定含有碳元素
D 【解析】A、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空氣中有氧氣,但鐵絲不能在空氣中燃燒,錯誤;B、一種無色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該無色溶液一定為澄清石灰水。如向氫氧化鋇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也能產生白色沉淀,錯誤;C、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有放熱、吸熱現象不一定是發(fā)生化學變化,如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錯誤;D、某物質燃燒有CO2生成,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甘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擬定的實驗方案不可行的是
A.FeCl2溶液(CuCl2) ——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
B.KCl固體(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并加熱
C.CO氣體(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并干燥
D.NaCl溶液(MgCl2) ——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過濾,濾液中加稀鹽酸至中性
B 【解析】物質除雜的原則是所加試劑與雜質反應的同時不能引進新的雜質,主要物質可以多但不能少;A選項氯化亞鐵溶液中混有氯化銅加入過量鐵粉并過濾能達到實驗目的;B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因為氯化鉀中會混有二氧化錳雜質;C選項CO氣體(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并干燥,能達到實驗目的;D選項NaCl溶液(MgCl2) ——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過濾,濾液中加稀鹽酸至中性,能達到實驗目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