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6315  16323  16329  16333  16339  16341  16345  16351  16353  16359  16365  16369  16371  16375  16381  16383  16389  16393  16395  16399  16401  16405  16407  16409  16410  16411  16413  16414  16415  16417  16419  16423  16425  16429  16431  16435  16441  16443  16449  16453  16455  16459  16465  16471  16473  16479  16483  16485  16491  16495  16501  16509  211419 

科目: 來源:江蘇省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我國青海湖采集的天然堿樣品可表示為aNa2CO3·bNaHCO3·cH2O(a. b. c為最簡整數(shù)比)。小紅同學為測定其組成,稱取該天然堿樣品16.6g進行如下實驗:

已知:1. 碳酸鈉比較穩(wěn)定,加熱時不分解 ;
2. 2NaHCO3Na2CO3↑+CO2 ↑+H2O ;
3. 圖中B處為兩個單向閥:推注射器時A1關(guān)閉,A2處打開;拉注射器時,A1 打開進空氣,A2關(guān)閉。
(一)實驗步驟 ①組裝好裝置,檢查氣密性 ②反復(fù)推拉注射器 ③稱量E. F的質(zhì)量④關(guān)閉彈簧夾,加熱D處試管直到反應(yīng)不再進行 ⑤打開彈簧夾,再次反復(fù)緩緩?fù)评⑸淦?⑥再次稱量E. F的質(zhì)量。
(二)問題探究:
(1)E中的藥品為           ,E的作用是           。C. F. G中裝有堿石灰(CaO與NaOH的固體混合物),則C的作用是           ,F(xiàn)的作用是           ,G的作用是           。
(2)實驗步驟②與③能否顛倒           (填“能”或“不能”)。若不進行步驟⑤的操作,則所測得的碳酸氫鈉質(zhì)量分數(shù)            (填“偏大”. “偏小”. “無影響”),該操作中推注射器時緩緩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3)據(jù)右表,16.6g天然堿中結(jié)晶水的質(zhì)量
           g,Na2CO3的質(zhì)量為            g,
該天然堿的化學式中 a: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已知催化劑是能改變化學反應(yīng)速率,而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yīng)前后都沒有改變的物質(zhì)。某班級化學小組同學在學習了催化劑的知識后,他們想探究氧化銅能否在氯酸鉀的受熱分解反應(yīng)中起催化劑的作用,設(shè)計了以下的對比實驗和后續(xù)操作:
①稱量兩份氯酸鉀各4g,分別放入A和B兩支相同的試管中,再稱量1.5g氧化銅放入A試管中。
②將A和B試管同時在相同的條件下正確加熱,經(jīng)檢驗A試管40秒后開始產(chǎn)生氧氣,B試管2分鐘后開始產(chǎn)生氧氣。
③停止加熱. 冷卻,將A試管反應(yīng)后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認真過濾,得濾出物,洗滌并干燥。
④觀察濾出物的狀態(tài)和顏色。
⑤稱量濾出物的質(zhì)量為1.5g。
⑥將濾出物和炭粉混合,在密閉容器中高溫加熱,將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請回答:
(1)若省略操作⑤,能否達到實驗?zāi)康,為什么?U>                      。
(2)若用下圖實驗裝置(每個裝置都備有多套)和相應(yīng)操作替換第⑥步實驗,也可以達到實驗?zāi)康。請把下圖中儀器連接成一套符合實驗?zāi)康牡膶嶒炑b置,這套實驗裝置的接口連接順序是(填寫各接口的字母):              ;                                 ;                。(氣流的方向從左往右)在已連接好的裝置中,乙裝置的作用是                                     。
(3)經(jīng)上述探究過程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氧化銅         作氯酸鉀制氧氣時的催化劑。 (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純堿(Na2CO3)的性質(zhì)后,聯(lián)想到家中蒸制饅頭時常用的物質(zhì)小蘇打(NaHCO3),于是采用市售的小蘇打樣品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zhì)
(1)①取樣品溶于適量的水中,測得溶液的PH大于7。
②向小蘇打樣品中滴加鹽酸,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經(jīng)檢驗該氣體是二氧化碳。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為                      
③向小蘇打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了白色沉淀。
(2)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采用了下圖所示裝置對小蘇打和純堿做了對比實驗。實驗中小試管內(nèi)沾有無水硫酸銅粉末的棉花球變成藍色,a燒杯中石灰水無明顯現(xiàn)象,b燒杯中石灰水了現(xiàn)白色渾濁。試回答:
① 在實驗結(jié)束時,操作上要注意的問題是:                                。
② 由實驗(2)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請歸納出小蘇打的化學性質(zhì)(至少三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青色的生蝦煮熟后顏色會變成紅色。一些同學認為這種紅色物質(zhì)可能就像酸堿指示劑一樣,遇到酸或堿顏色會發(fā)生改變。就這些同學的看法而言應(yīng)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

A.實驗
B.假設(shè)
C.觀察
D.做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期末題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裝置,O點是一固定點,活塞連接金屬滑片, 活塞運動,滑動變阻器阻值隨之改變。試管內(nèi)是空氣和足量的白磷,燒杯中盛放足量生石灰。閉合電鍵小燈泡發(fā)光,向燒杯中加入滴有酚酞試液的水,試推測:
(1)燒杯中的液體將呈現(xiàn)          色;
(2)與剛閉合電鍵時相比,小燈泡將          (填“變亮”、“變暗”或“和原來一樣”):
(3)活塞最終將停留在a的          位置(填“原來”、“偏左”或“偏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期末題 題型:實驗題

用鹽酸可以清除鐵銹(主要成分為Fe2O3),鹽酸中主要含有H2O分子、H+、 Cl-。某探究小組為探究稀鹽酸中的哪種微粒能使氧化鐵溶解,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得出了初步結(jié)論。
(1)請?zhí)顚懴卤碇械膶嶒灲Y(jié)論:
(2)是否需要做“向Fe2O3,中加入水”的對比實驗?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實驗題

[發(fā)現(xiàn)問題] :小亮和小明在勞動中發(fā)現(xiàn)學;▔糠只ǖ娜~面出現(xiàn)了枯黃的現(xiàn)象,便及時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不明顯,他們決定用化學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
Ⅰ.[收集資料] :
(1)花的葉顏色枯黃,他們可選擇施用           (填氮肥、磷肥、鉀肥)。
(2)前段時間他們曾用熟石灰對花壇中的酸性土壤進行過改良。
(3)銨鹽受熱或與堿混合,會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氨氣的水溶液呈堿性。
[提出假設(shè)]:
(1)太陽的暴曬,氣溫升高使肥效流失;
(2)與熟石灰反應(yīng)使肥效流失
[設(shè)計實驗]:
(1)小亮取少量這種化肥置于試管中加熱,并在管口放一干燥的pH試紙,試紙無變化。
(2)另取少量這種化肥與熟石灰混合,聞到有刺激性的氣味。小亮得出結(jié)論:由第二個實驗現(xiàn)象說明花壇的肥效流失與土壤殘留的熟石灰有關(guān)。
Ⅱ.[ 問 題 ]:
(1)小明說小亮的實驗有不足的地方,請你指出                        
(2)請你幫助他們鑒別氮、磷、鉀三種肥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實驗題

通常情況下,人體呼出氣體中部分氣體的含量和空氣中部分氣體的含量如下表示。(含量均指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
請你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請?zhí)顚懀?BR>(1)                                                    ;
(2)                                                   
(3)                                                    ;
(4)                                                    
(5)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實驗題

人體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但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為了證實這個問題,有人采用了如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 人吸氣時應(yīng)將活塞A_______(填“打開”或 “關(guān)閉”),活塞B______(填“打開”或“關(guān)閉”)。
(2) 人呼氣時應(yīng)將活塞A_______(填“打開”或“關(guān)閉”),活塞B______(填“打開”或“關(guān)閉”),此時可觀察到Ⅱ瓶內(nèi)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Ⅰ瓶所裝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實驗題

初三(5)班小李想探究哪些因素影響固體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度?請幫助他完成下面的實驗探究。
[ 猜 想 ] 因素l:溶質(zhì)的種類;因素2:溫度 。
[實驗探究](一) 因素l:溶質(zhì)的種類操作步驟:在常溫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餾水,分別加入①、②、③3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NaCl、KNO3、Ca(OH)2各2g,振蕩,觀察各物質(zhì)的溶解情況。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
(二)因素2:溫度(以KNO3為例) 操作步驟: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餾水,分別加入①、②、③3支試管中,再各加入5g KNO3晶體,將試管①保持在常溫下,將試管②加熱并保持在40℃,將試管③加熱并保持在60℃,振蕩,觀察各試管中KNO3的溶解情況。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