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6048  16056  16062  16066  16072  16074  16078  16084  16086  16092  16098  16102  16104  16108  16114  16116  16122  16126  16128  16132  16134  16138  16140  16142  16143  16144  16146  16147  16148  16150  16152  16156  16158  16162  16164  16168  16174  16176  16182  16186  16188  16192  16198  16204  16206  16212  16216  16218  16224  16228  16234  16242  211419 

科目: 來源:期末題 題型:實驗題

某興趣小組話動中,同學們按圖1裝置對“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大家對磷燃燒生成的大量白煙是否危害人體健康提出疑問。
【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燃燒產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會刺激人體呼吸道,可能與空氣中水蒸氣反應,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與討論】白煙對人體健康有害,該實驗裝置必須改進。
【改進與實驗】同學們按改進后的圖2裝置進行實驗。
請你幫助他們將下表補充完整。
【反思與評價】
(1)改進后的圖2裝置與圖1裝置比較,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學指出圖2裝置仍有不足之處,并設計了圖3裝置,其中氣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拓展與遷移】
(1)實驗小結時,小朱同學說:“待a試管冷卻后,如果將試管口緊貼水面(室溫下)。并取下橡皮塞,將看到液體進入試管!边@一說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小晶問:“如果不考慮橡皮塞占試管的容積,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會是多少呢?大家爭論后,出現(xiàn)兩種預測。 甲:接近試管容積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試管容積的1/5。你贊同的預測是_________ (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
(2)根據(jù)燃燒的條件.選擇填空:用扇子扇爐火不會熄滅,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____;用扇予扇蠟燭的燭火一扇就立即熄滅,原因是________(填序號)。
A.可快速地提供燃燒所需的氧氣
B.空氣流動雖帶走熱量,但溫度未降到著火點以下
C.主要是空氣流動帶走熱量,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福建省期中題 題型:問答題

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由該實驗得,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福建省期中題 題型:填空題

下圖是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由該實驗得,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
(2)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使用銅片,是利用了銅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12 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一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的對比實驗,對有關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的判斷錯誤的是
[     ]
A.實驗1中紅磷未燃燒,說明紅磷的著火點高于白磷
B.實驗2中白磷燃燒,說明實驗2中的熱水溫度高于實驗1
C.實驗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氣,燃著的白磷會熄滅
D.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并達到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期末題 題型:實驗題

燃燒是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認識燃燒,科學地利用和控制燃燒,使燃燒為人類服務是十分重要的。
⑴下面是某化學實驗小組探究木炭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圖:
該小組已經(jīng)在完成氣密性的檢查后填裝好了藥品,并在整個裝置中充滿了氮氣。請你繼續(xù)完成實驗并填寫相應空格(要求實驗過程中不得拆、裝儀器)。
步驟 操作 預計現(xiàn)象及得出的結論
點燃酒精燈 木炭不燃燒,澄清石灰水未變渾,說明燃燒還需要____________。
蓋滅酒精燈,待儀器恢復到常溫
打開活塞,通入氧氣 木炭不燃燒,澄清石灰水未渾濁,說明燃燒還需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繼續(xù)通氧氣 ____________,說明燃燒需要同時具備上述兩個條件才能生燃燒。
⑵上述實驗開始時充滿了氮氣,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①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木炭繼續(xù)燃燒說明反應___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
③小華同學認為,x處的氣體不應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去,大家經(jīng)討論后認為很有道理,你認為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期末題 題型:實驗題

燃燒是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認識燃燒,科學地利用和控制燃燒,使燃燒為人類服務是十分重要的。
[查閱資料](1)物質燃燒一般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物質具有可燃性是燃燒的首要條件,發(fā)生燃燒的另外兩個條件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目的]驗證木炭發(fā)生燃燒的另外兩個條件中,缺少任何一個條件都不能燃燒(兩個條件須分別驗證)
[實驗設計與操作]下面是驗證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圖(可通過開啟、關閉活塞控制液體)。
(2)在完成氣密性檢查后加入藥品,并已設法在整個裝置中充滿了氮氣。若要求實驗過程中不得拆、裝儀器,請設計后續(xù)的實驗步驟,并按要求填表。
步驟 操作 預計現(xiàn)象及得出的結論
在活塞關閉的狀態(tài)下,點燃酒精燈加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蓋滅酒精燈,待儀器恢復到常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評價](3)實驗過程中,裝置B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期末題 題型:實驗題

(1)某化學小組用火柴、蠟燭、大理石、燒杯、酒精燈、坩堝鉗等實驗材料,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 【提出問題]】物質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猜想]】 假設1:有可燃物 , 假設2: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假設3:與空氣接觸。
【設計實驗】請在下表中根據(jù)假設,利用所給材料,設計完成探究實驗。
驗證 實 驗 對 比 實 驗
假設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氣中點燃蠟燭,蠟燭燃燒
假設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氣中點燃蠟燭,蠟燭燃燒
假設3 在空氣中點燃蠟燭,蠟燭燃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燃燒的條件,請用下列選項填空:
若用扇子扇爐火,爐火不會熄滅,且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___(填序號);用扇予扇然著的蠟燭,燭火立即熄滅,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
A.可快速地提供燃燒所需的氧氣
B.空氣流動雖帶走熱量,但未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C.主要是空氣流動帶走熱量,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有下列A、B兩組實驗。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B中最容易生銹的是____(填序號);A、B兩個實驗共同采用的一種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實驗題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一個對比實驗,來探究蠟燭燃燒現(xiàn)象(如圖所示),點燃三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倒扣一只燒杯(A),將另兩支蠟燭放在燒杯中,然后向燒杯(C)中加入適量的碳酸鈉和稀鹽酸。
(1)請你幫助他們完成下列表格。
(2)從上述燃燒的對比實驗中得出的初步結論: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月考題 題型:實驗題

小剛和小強用圖甲和圖乙所示實驗來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經(jīng)查閱資料知:白磷著火點為40℃,紅磷 著火點為240℃,它們在空氣中燃燒都生成有毒的白煙一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剛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
(2)小強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得到以下實驗事實:①不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②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③不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④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燃燒。
該實驗中,能證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觸空氣才能燃燒的實驗事實是(填序號,下同)____;能證明可燃物必須達到一定溫度(著火點)才能燃燒的實驗事實是____。
(3)“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要求實驗室的“三廢”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處理,圖甲與圖乙所示 實驗相比,_____(填甲或乙)更體現(xiàn)了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
(4)應用:油鍋不慎著火,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