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5829  15837  15843  15847  15853  15855  15859  15865  15867  15873  15879  15883  15885  15889  15895  15897  15903  15907  15909  15913  15915  15919  15921  15923  15924  15925  15927  15928  15929  15931  15933  15937  15939  15943  15945  15949  15955  15957  15963  15967  15969  15973  15979  15985  15987  15993  15997  15999  16005  16009  16015  16023  211419 

科目: 來源:專項題 題型:實驗題

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小強采用了下圖所示裝置: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tǒng)中留有25mL空氣,給裝有細銅絲的玻璃管加熱,同時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內的銅絲在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加熱,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觀察密閉系統(tǒng)內空氣體積變化。
(1)在實驗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寫出該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小強測得實驗結果如下:
由此數(shù)據(jù)可以推算出他測定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填“>”、“=”、 “<”)。造成該實驗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號)
①沒有交替緩緩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
②讀數(shù)時沒有冷卻至室溫;
③加入銅絲量太少;
④加入銅絲量太多
(4)通過上面的實驗,你學到的測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省中考真題 題型:填空題

紅磷燃燒除需要氧氣外,還需滿足的條件是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紅磷做“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時,若紅磷的量不足,所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中考真題 題型:計算題

⑴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①實驗現(xiàn)象,紅色物質逐漸變成                     。
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注射器內氣體的體積大約減少了                    。
④實驗結論                        。
⑵5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7.3%的稀鹽酸與50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求反應后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期中題 題型:實驗題

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學習了“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基礎上,改進了教材中的實驗,設計出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如下:
① 如圖所示,連接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發(fā)現(xiàn)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② 在集氣瓶里裝進適量a 體積的水,燃燒匙里放一塊白磷(白磷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是40℃),并在酒精燈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熱,按圖示裝置把集氣瓶中的空氣密封起來,把長導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燒杯中。(注:集氣瓶內的長導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 用力把預先加熱過的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觀察到白磷立即著火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同時放出大量的熱。(注:白磷與紅磷燃燒的產(chǎn)物相同)
④ 待白磷燃燒熄滅后,稍加振蕩,白煙消失。
⑤ 待集氣瓶完全冷卻至室溫,量出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是b,整個集氣瓶的體積是c。
⑥ 根據(jù)a、b、c三個數(shù)據(jù),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⑴ 集氣瓶中白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⑵ 在白磷開始燃燒到最后熄滅的過程中,集氣瓶內水面的變化情況是              。
⑶ 若實驗非常成功,當c為500ml,a=100ml,則b=     ml。
⑷ 組內成員小張對“實驗前集氣瓶里要裝進適量a 體積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詢了組長小明之后,他終于明白“a 體積的水”的作用,其一是為了加快⑤步驟中集氣瓶的冷卻速度;其二則主要是        。
⑸ 在上述實驗中,下列操作的實施和實驗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會導致實驗最后產(chǎn)生的實際值大于理論值的是(    )
A.裝置氣密性不好 B.實驗前集氣瓶里沒有裝a 體積的水
C.集氣瓶沒有冷卻到室溫 D.用紅磷代替白磷(紅磷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在24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期中題 題型:不定項選擇題

下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此實驗可測得氧氣約占空氣質量的1/5
B.實驗時紅磷過量不過量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C.集氣瓶中的水主要作用是使氣體迅速降溫,節(jié)省實驗時間
D.此實驗可以通過量筒中水的體積變化得出消耗O2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10 同步題 題型:實驗題

某;瘜W興趣小組就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實驗探究:
1.【集體討論】討論后同學們認為:
(1)選擇的藥品既要能消耗氧氣。他們應該選擇取過量的                     (填編號) 。
A.蠟燭 B.紅磷 C.硫粉
一般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
2.【設計實驗】第一小組同學共同設計了如下圖的A、B兩套裝置。
(1)你認為合理的是                     (填編號),其原因是               。
(2)集氣瓶中紅磷燃燒反應的化學反應式是                                               
3.【改進實驗】第二小組同學查閱資料得知:白磷當溫度達到40℃時就能在空氣中燃燒,五氧化二磷會刺激人的呼吸道。于是他們將試管的容積分成五等份,做好標記(如圖C)。在試管中加入一小塊(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緊試管口,將試管放入熱水中,使白磷燃燒。待白磷熄滅并冷卻到室溫后,將試管倒立于盛有室溫下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將橡皮塞取下。
(1)此裝置的優(yōu)點是(任寫1點)                                           。
(2)從實驗現(xiàn)象分析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氮氣約為4/5。本實驗能夠得到該結論主要是運用了氮氣的有關性質,請寫出其中兩點: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10 月考題 題型:填空題

已知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⑴紅磷在集氣瓶中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該實驗中紅磷稍過量,目的是                         。
⑵待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瓶內水量約是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由本實驗還可以推知氮氣的哪些性質?試寫出其中一種                         。
⑶若將紅磷換成炭粉,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10 月考題 題型:填空題

已知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1%,小蘭同學用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驗證,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l/5,請你幫她分析可能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答兩點):
                        、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期末題 題型:實驗題

用來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很多,圖1所示的是小明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來測定氧氣在空氣中含量的方法。實驗過程是:
第一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中原空氣總體積的1/5。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面的實驗同時證明了氮氣有                            的化學性質。
(2)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集氣瓶中原空氣總體積的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寫一條)                                                              。
(3)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 ),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4)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5)上述實驗中的紅磷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13 月考題 題型:實驗題

為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
(1)將燃燒匙中的過量的紅磷點燃后放入集氣瓶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反應停止冷卻后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大約達到集氣瓶體積的              為止;(3)燃燒匙內為什么要盛放過量的紅磷?                               。
(4)這個實驗除了可以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的結論外,還可以推出氮氣_______(填“易”或“難”)溶于水和其化學性質_________(填“活潑”或“不活潑”)的結論。
(5)寫出發(fā)生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鎂 + 氧氣氧化鎂(固體),鎂 + 氮氣氮化鎂(固體)。根據(jù)上述反應,想一想,能否用鎂代替紅磷來測定空氣的組成?             (填“能”或“不能”),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