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6393  146401  146407  146411  146417  146419  146423  146429  146431  146437  146443  146447  146449  146453  146459  146461  146467  146471  146473  146477  146479  146483  146485  146487  146488  146489  146491  146492  146493  146495  146497  146501  146503  146507  146509  146513  146519  146521  146527  146531  146533  146537  146543  146549  146551  146557  146561  146563  146569  146573  146579  146587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是A和B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C和D的微觀示意圖,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參加該反應中原子數(shù)、分子數(shù)都改變
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D.該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是:16:32:44: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化學知識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生活中可用加活性炭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氧氣供給呼吸,它和體內物質反應,釋放能量,維持生命活動的需要
C.物理電學實驗時缺少導線可用“鉛筆芯”代替
D.焚燒垃圾不利于霧霾天氣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各組物質中按混合物、單質、氧化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
A.冰水混合物、液氧、石灰水B.乙醇汽油、氫氣、干冰
C.五氧化二磷、硫粉、天然氣D.農夫山泉水、氯酸鉀、水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微粒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分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B.原子如果失去或得到電子就形成離子
C.過氧化氫分子由氫分子和氧分子組成
D.“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典故與變化中,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的是( 。
A.鐵杵磨成針    食物腐爛B.汽油揮發(fā)   玻璃破碎
C.火燒赤壁   鐵生銹D.水的電解    干冰升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1)利用圖1研究燃燒的條件
水槽中放一定量熱水,水面下a處放一小塊白磷,觀察到白磷不燃燒.在乙中放入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溶液,立即將甲倒扣在乙上,觀察到甲中水面下降,白磷露出水面后現(xiàn)象白磷燃燒,產生白煙.通過對比實驗研究了燃燒的一個條件,它是燃燒需要氧氣.
(2)利用圖2研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能反應,并檢驗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已知:氯化鈣溶液呈中性,能與碳酸鈉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①A是氫氧化鈉溶液,打開K1可以看到氣球脹大(填“脹大”或“縮小”);  ②為達到上述實驗目的,關閉K1打開K2后,看到溶液變渾濁寫出該反應化學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用毛筆蘸取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畫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凈,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樣,一幅精美的竹片畫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過程中成為濃硫酸,濃硫酸使富含纖維素的竹片呈現(xiàn)黑色或褐色,在這個過程中竹片發(fā)生了化學變化(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2)直接用濃硫酸在竹片上畫花具有危險性,必須將濃硫酸進行稀釋.稀釋時需要的儀器有燒杯和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興趣小組用HCl與大理石反應來研究影響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他們用大理石8g(含碳酸鈣62.5%),用不同質量分數(shù)(但溶質質量相同且足量)的HCl實驗,下表是他們實驗收集到的數(shù)據:(大理石中雜質不與鹽酸反應),由實驗可知:
實驗編號溫度/℃大理石規(guī)格HCl的質量分數(shù)完全反應的時間/s
25粗顆粒18%160
25粗顆粒9%210
25細顆粒18%60
35粗顆粒18%100
(1)該小組認為,影響HCl與大理石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可能有溫度、大理石規(guī)格、HCl的質量分數(shù);
(2)該實驗方案中,HCl與大理石反應的劇烈程度可根據表中的完全反應的時間來推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在科學實驗中,有些客觀存在的變化不能直接看到,我們常借助觀察某些現(xiàn)象來感知它的發(fā)生.
(1)在探究改變物體內能的實驗中,在如圖的瓶子里裝有一些水,并滴入幾滴酒精,用氣筒往里打氣后,氣體將瓶塞沖出.這個實驗是怎樣顯示瓶內氣體內能改變的?用氣筒往里打氣后,其體內能增加;瓶塞沖出,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
(2)將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兩種無色溶液混合時,會發(fā)生中和反應(但看不到現(xiàn)象),你的老師做這個實驗時,是通過怎樣的方法來顯示兩者的確發(fā)生了反應的在盛NaOH溶液的燒杯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在NaOH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紅色褪去為止),溶液變無色,表明溶液中已無NaOH,由此證明兩者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興趣小組在探究稀鹽酸的化學性質時,做了如圖一所示的三個實驗.

(1)寫出A試管中的反應現(xiàn)象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
(2)寫出B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3)實驗結束后,小組同學將B、C兩支試管中的廢液同時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如圖二所示),觀察到先有氣泡產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學們將燒杯內的物質進行過濾,對所得濾液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學猜想:NaCl;
乙同學猜想:NaCl、CaCl2;
丙同學猜想:NaCl、CaCl2、HCl;
丁同學猜想:NaCl、Na2CO3
【查閱資料】NaCl、CaCl2溶液均呈中性.
【交流討論】甲認為丙同學的猜想一定不正確,理由是產生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鈣,碳酸鈣能和稀鹽酸反應,因此碳酸鈣和稀鹽酸不能共存.
【設計實驗】乙、丁兩位同學分別設計如下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實驗方案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乙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取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無明顯現(xiàn)象猜想正確
 丁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鹽酸產生氣泡猜想正確
【反思評價】實驗結束后,甲認為乙(填“乙”或“丁”)同學的實驗結論錯誤,原因是如果溶液中溶質只有氯化鈉,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時,酚酞試液也不變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