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組同學按圖所示流程進行實驗,用貝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雜質不參加反應且不溶于水)和純堿為原料制取燒堿,請你參與討論并回答相關問題.
(1)貝殼高溫煅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
(2)固體A和還原鐵粉是食品包裝袋中常用的兩種干燥劑。
①可區(qū)分兩種干燥劑的簡單物理方法是 ▲ ;
②氣體D固態(tài)時的名稱為 ▲ ;
③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 ▲ 、玻璃棒;
(3)溶液蒸發(fā)結晶得到固體C的過程中,常用玻璃棒攪拌,其目的是 ▲ ;
【問題與發(fā)現(xiàn)】該小組同學所得到固體C一定是純凈的NaOH嗎?
【猜想與假設】根據(jù)反應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學提出以下猜想:
甲:純凈的NaOH;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丙:NaOH和Ca(OH)2的混合物
【探究與驗證】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下列方案,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他們的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記錄如下表,請參與他們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內(nèi)容.
實驗操作 | 現(xiàn)象 | 結論 | |
甲 | 取少量固體C,溶于適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幾滴酚酞試液 | 溶液變紅 | 猜想成立 |
乙 | 取少量固體C,溶于適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 | 無氣泡產(chǎn)生 | 猜想不成立 |
丙 | 取少量固體C,溶于適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幾滴飽和碳酸鈉溶液 | ▲ | 猜想成立 |
【反思與評價】根據(jù)實驗流程,可以判定甲同學設計的方案不嚴密,理由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2011學年九年級(下)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6年江西省中考化學樣卷(四)(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