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8.某小組運用數字化儀器進行實驗,對中和反應中溶液的pH和溫度進行實時測定:向含溶質0.1mo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加稀鹽酸(開始計時),用數字化儀器采集數據可得到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一)、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二).
①根據圖一判斷中和反應發(fā)生的依據是溶液的pH明顯下降直至小于7,根據圖二可知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選填“吸熱”或“放熱”);最終所得溶液的溶質是NaCl、HCl.

②求實驗中與0.1mol的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的HCl的物質的量.(請根據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③請在圖三中畫出該實驗中生成氯化鈉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分析 ①根據過程的變化要素進行分析;
②根據給出的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和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求算HCl的物質的量和氯化鈉的質量;
③根據②計算的氯化鈉 質量繪制出對應的變化曲線.

解答 解:
由圖可以看出在過程中pH由開始的大于7,逐漸接近7,等于7,最后變成小于7,說明中和反應發(fā)生.而在同一過程中關注的另外一個物理量溫度,是先升高后降低,說明中和反應是放熱的,當反應完成后繼續(xù)加入鹽酸,相當于稀釋了溶液,溫度慢慢降低.而當鹽酸過量后,溶液中的溶質是生成的氯化鈉和剩余的HCl,此處沒有特別要求,寫化學式或者名稱均可.
設與0.1mol的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的HCl的物質的量為x,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y
NaOH+HCl=NaCl+H2O
1mol  1mol   58.5g
0.1mol  x         y
$\frac{1mol}{0.1mol}$=$\frac{1mol}{x}$=$\frac{58.5g}{y}$
x=0.1mol
y=5.85g
所以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從0開始逐漸增加至5.85g,然后不再增加.
得圖為:
故答案為:
①溶液的pH明顯下降直至小于7;放熱;NaCl、HCl;
②0.1mol;

點評 本題進行的是物質的量與質量的混合計算,注意過程中準確根據要求進行求算.計算中同時涉及到質量和物質的量甚至體積時,數據和單位等要遵循上下一致,左右對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在“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中,老師引導同學們進行如圖1“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的實驗探究,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有關問題:

(1)如圖1A、B所示,將錐形瓶(反應物未接觸)放在天平上,右盤加砝碼使之平衡,取下錐形瓶,將錐形瓶中兩種物質混合,反應完全后將錐形瓶再放回天平左盤上.
①A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能(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B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能否保持平衡?不能,理由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從容器中逸出.
③從原子的角度分析“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總個數和質量都不變.
(2)如圖C所示,用細線系住銅棒使之平衡,然后在銅棒一端用酒精燈加熱.銅在加熱的條件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
①寫出銅在空氣中加熱的化學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
②加熱一段時間后,銅棒不能(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理由是銅棒加熱的一端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銅.
(1)圖2是甲、乙兩組同學分別設計的質量守恒定律的兩個驗證實驗.請根據圖示進行思考回答(假設甲、乙兩組藥品混合前質量均為m、混合后質量均為m):
①甲組藥品混合前、后質量關系為:m>m,請解釋原因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出,該實驗若試劑不變,應如何改進此裝置使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②乙組藥品混合前、后質量關系為:m=m,乙組同學認為實驗成功,甲組同學認為該實驗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原因是硝酸鈉不能和氯化鋇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請回答:
(1)B、C中的物質分別屬于②③和④(填序號:①化合物、②單質、③純凈物、④混合物).
(2)寫出圖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S+3O2$\frac{\underline{\;點燃\;}}{\;}$2SO2+2H2O.
(3)結合圖,從微觀角度分析,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從宏觀角度分析,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選填“不變”或“增加”或“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6.如圖所示A~G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能反應.已知A時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輕的氣體,B、C、D、E、F都是氧化物,D為紅色粉末.請回答:
(1)B的化學式為CO2,E與F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是CaO+H2O═Ca(OH)2,寫出物質C的一種用途作燃料;
(2)A與D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多角度認識物質的變化,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

(1)從微觀角度,(圖1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參加反應的A2與B2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1.
(2)從反應類型角度:在一定條件下,碳與鐵的氧化物能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另一種單質,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2Fe2O3$\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4Fe+3CO2或2C+Fe3O4$\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3Fe+2CO2或C+2FeO$\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2Fe+CO2
(3)從能量變化角度看,(如圖2實驗裝置分別進行下列實驗,認識物質變化中的能力變化)往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會引起白磷燃燒,從燃燒條件分析,此時生石灰的作用是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了大量的熱,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
(4)如圖3表示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過程,該反應的本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或H+和OH-)結合生成水.請寫出一個與上述反應本質相同的化學反應方式:2KOH+H2SO4=K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3.A、B、C、D、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關系(“→”表示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相連兩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A若A、D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且A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自然界中的綠色植物可實現A→C的轉化,B和E都是黑色固體,則E的可能是CuO(填化學式,只填一種即可),A→D的反應屬于吸熱(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若A、B、C、D含有同種金屬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固體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和D都只含有兩種元素,則C的化學式為CaO;寫出一種符合題意的D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關于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X↑,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X的化學式為H2
B.鋁的化合價由0升至+3
C.該反應類型屬于復分解反應
D.可采用與制取CO2相同的發(fā)生裝置制取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硫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打開盛有濃硫酸的試劑瓶塞,瓶口出現白霧
B.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再涂上3%-5%的氫氧化鈉溶液
C.實驗室用稀硫酸和塊狀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硫酸可用于生產化肥、農藥、染料以及冶煉金屬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化學肥料中,屬于復合肥的是( 。
A.CO(NH22B.Ca(H2PO42C.KNO3D.NH4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