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技推動著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在奧運會中化學的表現(xiàn)十分突出。
(1)“鳥巢”的建造中使用了大量的鋼鐵。生產(chǎn)這些鋼鐵時要在高溫條件下將Fe2O3用一氧化碳還原成鐵,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立方”的膜結構是由化學合成材料ETFT制成的,化學式是(C2H2F2)n ,則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計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撐桿跳高使用的玻璃纖維桿,其主要成分是SiO2、Al2O3等,在物質(zhì)分類中它們屬于______(填序號)。
A.單質(zhì) B.化合物 C.氧化物
(4)采集奧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奧林匹克的赫拉神廟前通過太陽光集中在凹面鏡的中央,引燃圣火。此過程中最關鍵的燃燒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奧運會需要大量的能量。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同時,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_______的變化。太陽能、_______、_______、_______、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廣泛開發(fā)利用還有待于研究。
【答案】 Fe2O3+3CO2Fe+3CO2 (12×2 + 1×2 +19×2) ×n B C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熱量 核能 風能 地熱能
【解析】(1)煉鐵是用三氧化二鐵和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鐵,反應方程式為:Fe2O3+3CO 高溫2Fe+3CO2;
(2)ETFT的化學式是(C2H2F2)n,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2)n;
(3)SiO2、Al2O3都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他們都是氧化物,又是化合物,故選BC;
(4)該過程是可燃物燃燒的過程,條件中已經(jīng)有了可燃物和氧氣,另外一個關鍵的條件就是通過凹面鏡的聚光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5)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同時伴隨有能量的變化,體現(xiàn)在溫度的變化;我們還可以利用太陽能、核能 、風能 、地熱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電子數(shù)不同
C.原子核由電子和質(zhì)子構成
D.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形成離子,離子也能形成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符號或元素名稱填空:
①兩個氮原子_____;
②兩個氫分子_____;
③n個鐵原子_____;
④Cl_____;
⑤Al_____;
⑥五個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
⑦鈉離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阿司匹林(化學式為C9H8O4),具有良好的解熱鎮(zhèn)痛作用,用于治感冒、發(fā)熱、頭痛、牙痛、關節(jié)痛、風濕病,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預防和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肺梗塞、腦血栓形成,應用于血管形成術及旁路移植術也有效,故俗稱它為“萬靈藥”。
(1)阿司匹林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_____________;
(2)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 ;
(3)36g阿司匹林中含碳元素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于實驗操作和解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要伸入試管內(nèi)——防止液體灑岀
B.高錳酸鉀制氧氣,試管口要塞棉花——防止粉末沖岀,水槽中水變紫紅
C.加熱的試管,冷卻后再洗滌——防止試管炸裂
D.酒精燈用外焰加熱——外焰溫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并在括號內(nèi)注明反應的基本類型。
⑴煙幕彈反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
⑵高溫下碳與氧化銅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實驗室用一種物質(zhì)制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
(4)有水生成的分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對“影響過氧化氫分解反應速率的因素﹣﹣過氧化氫的質(zhì)量分數(shù)和二氧化錳的用量”進行如下的實驗探究,請你參與.
【進行實驗】
在室溫下,選用10mL不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過氧化氫溶液(5%和10%)分別與0.2g、0.8g和1.0g的二氧化錳粉末進行實驗.
(1)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用如圖1所示裝置收集并測量氧氣的體積,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 氧氣應從(選填e或f)管通入,再與g相連.
(3)【數(shù)據(jù)處理】
實驗小組進行實驗后,獲得的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實驗編號 | 過氧化氫的質(zhì)量分數(shù) | 二氧化錳粉末 | 氧氣的體積(mL) |
a | 5% | 0.2g | 65.8 |
b | 5% | 0.8g | 85.7 |
c | 5% | 1.0g | 85.7 |
d | 10% | 0.2g | 121.9 |
e | 10% | 0.8g | 171.5 |
f | 10% | 1.0g | 171.5 |
①若要檢驗上述實驗收集到的氣體是否為氧氣,方法是 .
②要比較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過氧化氫溶液對反應快慢的影響,應選擇的實驗編號是(寫一組).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催化劑、溫度相同的條件下,過氧化氫的質(zhì)量分數(shù) .
③從上述實驗中得出二氧化錳的用量對反應速率影響的結論是:在過氧化氫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溫度相同的條件下,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MnO2的用量越大,反應越 .
(4)【拓展延伸】
如圖2是興趣小組在記錄生成氧氣氣體體積與對應時間的曲線,從曲線可以看出反應的速率逐漸變小,其原因是 .
(5)你認為影響過氧化氫分解反應速率的因素還有 , 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你的猜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0℃時,兩杯飽和硝酸鉀溶液質(zhì)量分別為600克和200克,分別蒸發(fā)25克溶劑,析出晶體的質(zhì)量為a和b,則a和b的關系為( )
A.a=bB.a>bC.a<b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