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A.花香溢滿園﹣﹣分子在不斷運動

B.氮氣與氫氣反應生成氨氣﹣﹣分子發(fā)生了改變

C.水結成冰﹣﹣分子變大

D.氯化鈉溶液導電﹣﹣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A、花香溢滿園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正確,不合題意;B、氮氣與氫氣反應生成氨氣﹣﹣分子發(fā)生了改變,正確,氮分子和氫分子變成了氨分子,不合題意;C、水結冰是因為水分子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分子大小不變,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氯化鈉溶液導電是因為溶液中有電離出的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你的生活經驗和化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推動工業(yè)發(fā)展,可將生產中產生的廢水和廢渣直接排放

B.稀釋濃硫酸時可直接將水倒入濃硫酸中

C.用洗潔精洗滌餐具上的油污是因為它具有乳化作用

D.夏天汽車輪胎容易爆炸是由于溫度升高分子體積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方案的設計是完成實驗探究的重要保證。在化學學習中會有許多問題需通過實驗來解答,請你參與完成下列實驗設計。

Ⅰ.物質的鑒別: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已知它們是稀鹽酸和稀硫酸,請把它們鑒別開來。

【分析】要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溶液,從組成上看,它們都含有相同的 ,實質上就是要把Cl和SO42-鑒別開來,而SO42-能與Ba2+結合生成 (填化學式)沉淀,Cl不能與之結合產生沉淀。因此可選擇一種含有Ba2+的溶液當作鑒別試劑。

【設計方案】

實驗步驟

預測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樣:分別取兩種溶液少

量于兩支試管中

操作:分別向兩支試管中

滴加 溶液

若試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

則原溶液為稀鹽酸

若試管中有白色沉淀

則原溶液為稀硫酸

出該方案中所涉及到的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 。

【小結】物質鑒別時,首先要分析物質或其組成離子的性質,然后依據(jù)性質選擇鑒別試劑,最后通過反應后產生不同的 來達到鑒別目的。

Ⅱ.物質的檢驗:某白色固體A可能含有碳酸鈉、硝酸鋇(水溶液呈中性)、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進行如下實驗:

1上述實驗中,操作I是 。根據(jù)上述實驗分析,一定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

(2)為進一步確定固體A中可能存在的物質,對濾液C進行實驗,完成如下設計方案。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步驟①:取少量濾液C于試管中,

。

A中還含有

氫氧化鈉

步驟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系圖中,相連的兩種物質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請回答有關的問題:

(1)若A是金屬,C是FeSO4,則A是 (選填“Fe”“Cu”或“Mg”),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基本類型是 (選填“化合”、“分解”、“置換”或“復分解”)反應;圖中物質B應該是 (填序號)。 A.Cu B.O2 C.NaOH D.Fe2O3

(2)若A是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質,B是非金屬氧化物,C是一種藍色的硫酸鹽溶液,則A是 寫出圖中A和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碳由二個氧原子和一個碳原子組成

B.二氧化碳是由二個氧元素和一個碳元素組成

C.二氧化碳由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所構成

D.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硅鋼可用于制造變壓器的鐵芯,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驗證硅鋼(主要含有Fe、C、Si),設計了如圖的試驗流程(有些反應的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省略)。

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常溫下,單質硅(Si)不能與鹽酸反應,但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i+2NaOH+H2O═Na2SiO2+2H2↑)。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A的成分為 ,濾液B中的金屬陽離子為

(2)寫出步驟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其基本反應類型為 ;

(3)在過濾操作時,若發(fā)現(xiàn)濾液渾濁,應

(4)步驟中發(fā)生的是化合反應,嘗試寫出其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圖像是

A.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

C.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硝酸鈉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鈉固體,充分攪拌

D.分別向同質量、同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中不斷加入碳酸鎂和氧化鎂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包含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為了測定其含量,小明取19g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逐漸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至B點時恰好完全反應。測出燒杯中溶液總質量與加入稀鹽酸質量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反應生成的氣體全部逸出)。已知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反應: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

回答下列問題:

1A點溶液的溶質為 (填化學式)

2圖中AB段表示第 步反應;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是 g。

3)所加入的稀鹽酸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過程)(精確到0.1%)

(4)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是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包干燥的紅色粉末可能由Cu、Fe2O3二種固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某化學興趣小組對其組成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并回答下列問題。

[提出猜想]紅色粉末可能的組成有: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Cu、Fe2O3的混和物。

[查閱資料]Cu在FeCl3中發(fā)生反應:2FeCl3+Cu=2FeCl2+CuCl2

[實驗探究]

(1)甲同學取少量紅色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振蕩后觀察,發(fā)現(xiàn)固體全部溶解,甲同學認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學認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認為的 觀點正確(填“甲”或“乙”)。

(2)丙同學為進一步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稱取該粉末5.0g,按如圖所示裝置在通風櫥中進行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CO氣體直至試管冷卻。反應前后稱量相關裝置和物質的總質量,其數(shù)據(jù)如下表。

反應前

反應后

Ⅰ組

玻璃管和紅色粉末的總質量為37.3g

玻璃管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為36.1g

Ⅱ組

洗氣瓶和所盛溶液的總質量為180.0g

洗氣瓶和瓶中物質的總質量為183.1g

[交流討論]

(3)在裝置A中先通入CO氣體的作用是 。

(4)應該選擇 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來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最終計算結果表明,該紅色粉末的組成是猜想中的第 組(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